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禹余糧四百四十五

    作者: 汪讱庵

    煎湯生用,丸散火 醋淬。丹皮為使。

    甘,微寒,無毒。入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手陽明大腸。固大腸而住崩中,止咳逆而破癥瘕,除煩滿而療痔瘡,通血閉而息痛煩。解肢節(jié)之痹木,治筋骨之疼痛,除小腹之痛結。

    出東海池澤。其石舐之澀舌。

    冷勞腸滑,制四兩,烏頭一兩,醋丸豆大,每五丸水下。(驗方第一。)

    赤白帶,同干姜末下。(第二。)

    崩漏青黃赤白,同赤脂、蠣粉、烏賊骨、桂心為末,每酒下一錢。忌蒜、蔥。(第三。)

    婦人小腹結痛,為末湯下。(第四。)

    大風癘疾,眉毛脫落,遍身頑痹,用二斤,白礬一斤,青鹽一斤為末。罐子固濟,炭火十斤 之。

    從辰至戌。候冷研粉,埋土中三日。每一兩,入酒蒸曬胡麻三兩,荊芥湯下,日二服。(第五.)

    咳則遺矢,大腸咳也。同赤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诩螒c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吳謙
  • 作者:
    顧錫
  •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