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西方子明堂灸經(jīng)》 手少陽三焦經(jīng)十七穴

    作者: 不詳

    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主風(fēng)眩頭痛,喉痹舌卷,口干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原注∶右取左,左取右)。主肘疼不能自帶衣。主背肩酸重,面黑,渴,風(fēng),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寒熱凄索,氣上不得臥,霍亂,肩中熱,頭不可以顧,胸中氣噎,目生白翳。

    在小指次指間陷者中。灸三壯。主呼吸短氣,咽如息肉狀,目澀目眩,暴變耳聾,手臂痛不能上下,喜驚妄言,面赤,熱病先不樂,頭痛面熱,無汗,風(fēng)寒熱,耳痛、聾、鳴,牙齒痛,咽外腫,寒厥,瘧。

    在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陷中。灸三壯。主頭重,頷顱熱痛,面赤,目KTKT不明,惡風(fēng)寒,嗌痛,寒熱耳痛,聾嘈嘈。主咽腫,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熱病汗不出,目生翳膜,久瘧。

    在手表腕上陷者中。灸三壯(原注∶又名別陽)。主熱病汗不出,寒熱,瘧;或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背痛,不得舉。

    在腕后二寸陷中。主肘腕酸重,屈伸難,手十指盡痛,不得握。兼主耳淳淳渾渾而無所

    在腕后三寸,兩骨間陷中。灸三壯。主心痛如椎刺,甚者手足寒至節(jié),不息者死。主咳赤面熱,肘節(jié)痹,臂酸腋腫,熱病汗不出,馬刀腫痿。主漏。主痂疥,女人脊急,目赤,嗌痛,暴喑,霍亂,四肢不舉,嘔吐,噤口不開,暴啞不能言。及腋脅痛。

    在腕后三寸空中。灸三壯。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肌膚痛,風(fēng)癇。

    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灸七壯。主嗜臥,四肢不欲動搖,耳卒聾,齒齲,暴啞不能言。

    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主呼吸短氣,咽中如息肉狀,耳暴聾,及牙痛。

    在肘后外,大骨后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三壯。甄權(quán)云∶曲肘后一寸,叉膝頭取之。主大風(fēng)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悲愁恍惚,瘧,食時發(fā),心痛,驚。主癲病,羊癇,吐舌羊鳴、戾頸,肩痛,痿痹不仁,肩下不可屈伸,肩肉麻木,咳嗽上氣,唾膿,不嗜食,風(fēng)痹。

    在肘上三寸,伸肘取之(原注∶又名清冷淵、青靈)。灸三壯。主縱,肩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在肩下臂外,開腋斜肘分下行。灸三壯。主寒熱痛痹,頭痛,項(xiàng)如拔,不可左右顧,頸有大氣。

    在秉風(fēng)后,大骨下陷中。主肩重臂痛,肘后廉痛,頰頷痛。

    俠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下。灸三壯。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酸無力。

    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肩甲痛而寒至肘,寒熱引項(xiàng)急強(qiáng),左右罔顧

    在肩甲內(nèi)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灸三壯。主小兒奶瀝,目不明,寒熱,目視不明,咳嗽上氣,唾血。

    在肩中央曲胛陷者中,按之應(yīng)手痛。灸十壯。主肩甲周痹。主氣注,肩膊拘急,疼悶。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