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湯泡去心,酒浸滋補(bǔ)。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畏苦參、青葙、木耳。
甘,平,微寒,無毒。入肺胃二經(jīng)。潤肺清心,瀉熱除煩,消痰止嗽,利水生津。定肺痿吐膿,解時(shí)疾熱狂。嘔吐痿痹之疾,經(jīng)枯乳閉之 。
所在有之。葉如韭,冬夏長生,今多栽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栽之,每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耘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曬收。其子亦可種,但成遲耳。浙中來者甚良。
血衄不已,同生地煎三錢,立已。(驗(yàn)方第一。)
齒縫出血,煎漱之。(第二。)
咽中生瘡,佐黃連,蜜丸服。(第三。)
麥冬湯麥冬 半夏 大米 人參 甘草 大棗治咳而火逆上氣,喉不利。(諸方第一。)
麥冬煎
麥冬絞汁,合蜜重湯煮,攪不停手,如飴。溫酒每日化下。補(bǔ)中益心,悅顏安神,令人肥健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xì)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xué)術(shù)價(jià)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湯泡去心,酒浸滋補(bǔ)。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畏苦參、青葙、木耳。
甘,平,微寒,無毒。入肺胃二經(jīng)。潤肺清心,瀉熱除煩,消痰止嗽,利水生津。定肺痿吐膿,解時(shí)疾熱狂。嘔吐痿痹之疾,經(jīng)枯乳閉之 。
所在有之。葉如韭,冬夏長生,今多栽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栽之,每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耘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曬收。其子亦可種,但成遲耳。浙中來者甚良。
血衄不已,同生地煎三錢,立已。(驗(yàn)方第一。)
齒縫出血,煎漱之。(第二。)
咽中生瘡,佐黃連,蜜丸服。(第三。)
麥冬湯麥冬 半夏 大米 人參 甘草 大棗治咳而火逆上氣,喉不利。(諸方第一。)
麥冬煎
麥冬絞汁,合蜜重湯煮,攪不停手,如飴。溫酒每日化下。補(bǔ)中益心,悅顏安神,令人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