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荊芥莖穗七十三

    作者: 汪讱庵

    炒用。反驢肉、無鱗魚。陳久者良。一名假蘇。

    辛,溫,無毒。入足厥陰肝經(jīng)。祛風發(fā)表,理血散瘀,清頭利咽,消毒散瘡。治中風口噤項直、口面 斜,療諸血吐衄腸風、崩漏血痢。除目中之黑花,息產(chǎn)后之血暈。疔瘰疥痔之毒,背脊筋骨之痛。

    在處有之,原生田野,亦多栽蒔。方莖細葉,似獨帚葉而狹小。八月開小花,作穗成房,房葶藶狀。

    風熱頭痛,同石膏末,茶下。(驗方第一。)

    小兒一切驚癇,佐枯礬丸服,朱砂為衣,姜湯下。(第二。)

    一切偏風口目斜,同薄荷熬膏丸服。(第三。)

    中風口噤,酒下炒末,立愈。(第四。)

    產(chǎn)后血暈昏倒,童尿下末。(第五。)

    產(chǎn)后衄血,童尿下末。(第六。)

    九竅出血,酒煎服。(第七。)

    口鼻血涌,因酒色過者,燒末,陳皮湯下。(第八。)

    吐血不止,末服。(第九。)

    尿血,同砂仁末,糯米湯下。(第十。)

    血崩,麻油燈上燒焦。末,童尿下。(十一。)

    痔 腫痛,煎洗。(十二。)

    大便血,米飲下末。(十三。)

    小兒脫肛,同皂角煎洗。(十四。)

    疝腫痛,酒下末。(十五。)

    小兒臍腫,煎洗,以煨蔥刮薄、出火毒,帖之。(十六。)

    瘰 潰爛,用下段煎洗,樟腦、雄黃、香油掃之。(十七。)

    疔腫諸毒,水煎服。(十八。)

    一切瘡疥,同地黃熬膏,丸服。(十九。)

    腳椏濕爛,荊葉搗敷。(二十。)

    纏腳生瘡,燒灰蔥汁合敷,先以甘草水洗之。(二十一。)

    頭目暈痛,酒下末。(二十二。)

    癃閉不通,同大黃末,小便不通大黃減半,大便不通荊芥減半,水煎。(二十三。)

    愈風散芥穗焙末,每童尿下三錢。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螈 ,或產(chǎn)后血運,昏迷強直。(諸方第一。)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jīng)》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作者:
  • 作者: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葉霖
  • 作者:
    徐靈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作者:
    朱梓
  •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