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防風(fēng)三十二

    作者: 汪讱庵

    得蔥白行周身,得 本、澤瀉療風(fēng),得當(dāng)歸、白芍、陽起石、禹糧療婦人子臟風(fēng)。畏萆 ,殺附子毒,惡藜蘆、白蘞、干姜、芫花。

    甘,辛,微溫,無毒,性升。手足太陽藥也,又行足陽明、太陰經(jīng)。療諸般風(fēng),治一切勞。

    除骨蒸之疼痛,解肌體之?dāng)伡?。青盲赤目,頭痛脅痛。除盜汗而驅(qū)煩滿,止冷淚而起癱瘓。

    為治風(fēng)去濕之要藥,乃脊痛項強(qiáng)之靈丹。

    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瑯琊,二月、十月采。今出齊州龍山、兗州、淄州、青州、汴東、浙淮皆有之。莖葉俱青綠,似青蒿而短。五月開細(xì)白花,似蒔蘿花。有數(shù)種,以根黃而潤者為佳,白者不堪用。

    自汗不已,為末,浮麥湯下。(驗方第一。)

    盜汗,同川芎、人參末服。(第二。)

    老人大便秘澀,同枳實(shí)、甘草末服。(第三。)

    偏正頭風(fēng),同白芷蜜丸彈大服。(第四。)

    破傷中風(fēng),牙關(guān)急,同南星末服。(第五。)

    小兒解顱,同白芷、柏仁為末,乳合敷之。(第六。)

    崩中,酒合服之。(第七。)

    解烏頭、附子、天雄、芫花毒,水煎服。(第八。)

    解諸藥毒,或已死,為末冷水服。(第九。)

    風(fēng)犬咬傷,同南星末敷之,永不再發(fā)。(第十。)

    兼敷金瘡、打傷如破傷,兼可內(nèi)服,酒下一錢。(十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