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未刻本葉氏醫(yī)案》 小半夏湯

    作者: 葉天士

    陽微不振。瘧發(fā)不已。

    于術茯苓煨姜附子廣皮益智陽明不降。寐則火升齒痛。

    金斛廣皮半曲茯苓木瓜米仁左脈弦數(shù)。

    熟地湘蓮元武版茯神天冬麥冬川石斛阿膠女貞北參海參膠珠菜陽微失護。形凜背痛。

    桂枝茯苓生姜附子炙草大棗久嗽氣逆。

    食下少運便泄。少腹氣墜。脈細。命門火虛。清陽下陷。日久有腹?jié)M氣急之患。

    鹿茸菟絲子胡蘆巴人參白茯苓補骨脂穢氣溷于募原。脘悶惡心。

    藿香杏仁枳殼濃樸半夏廣皮嗽逆脈數(shù)。肺陰耗耳。恐延肺痿。

    北參霍斛茯神麥冬白扁豆皮陽微少運。脘不爽利。轉(zhuǎn)氣則舒。府陽以通為用明矣。

    茯苓濃樸附子于術澤瀉干姜下焦不納。沖逆咳嗽。煩勞則精濁。

    茯苓炙草胡桃肉桂枝北五味脈澀不利。夢泄食少內(nèi)熱。此少陰陰虧。谷氣水濕下注。乃陰虧濕熱之候也。

    暑風上襲。頭重咳嗽。

    絲瓜葉桑皮杏仁飛滑石橘紅米仁舌白。頭脹脘悶渴飲。此暑熱上阻耳。

    絲瓜葉桑皮杏仁肉飛滑石通草白蔻仁舌苔濁。宜慎食物。

    絲瓜葉藿香杏仁橘白飛滑石半夏濃樸通草陰火上亢。齦腐牙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