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理例》 論癰可治不可治八十

    發(fā)背、腦疽、脫疽、腫痛赤色。水衰火旺之色。尚可治。若黑或紫。火極以水之象也。乃腎水已竭。精氣已涸。決不治。

    凡腫不高。色不赤。不 痛。脈無力。不飲食。腫不潰。腐不爛。膿水清?;蚨喽恢谷獠簧?。屬元氣虛也。皆難治。宜峻補之?;蚰撗刃埂D[痛尤甚。膿水敗臭。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泄利無度。小便如淋。乃惡癥也。皆不治。

    未成膿不灸。膿熟不開。腐不取。多致不救。

    腫而一日至四五日未成膿而痛者。宜灸至不痛。灸而不痛或麻木者。明灸之。腫硬不作膿?;蛲椿虿煌础;蛭⑼础;虔忣^如黍者。灸之尤效。亦有數(shù)日色尚微赤。腫尚不起痛不甚。膿不作者。尤宜多灸。勿拘日期。更服甘溫托里藥。切忌寒涼之劑。

    瘀肉不腐。桑柴火灸之。

    脈數(shù)發(fā)熱而痛者。發(fā)于陽也??芍巍C}不數(shù)。不熱不痛者。發(fā)于陰也。難治。不痛最惡。不可視為常疾。此癥不可不痛。不可大痛煩悶者不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