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貫眾,味苦,氣微寒。有小毒。入陽明胃經(jīng),亦入心、入肺。祛諸毒,理金瘡惡毒,殺三蟲,去寸白蟲,仍除頭風(fēng),更破癥瘕,尤祛時氣,亦止心疼。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謂以毒攻毒也。人家小缸內(nèi)置貫眾一枝,永無疫 之侵,然須三月一易為妙,否則,味散無益耳。
或曰解毒用貫眾,不可用貫眾以祛毒,以貫眾能消毒于毒之未至,不能逐散于毒之已成也。
是未知貫眾矣。貫眾實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以預(yù)防;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正不可以前后而異視之。惟毒來之重,單用貫眾,則力薄勢絕,必須佐之以攻毒之藥,始易奏功耳。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貫眾,味苦,氣微寒。有小毒。入陽明胃經(jīng),亦入心、入肺。祛諸毒,理金瘡惡毒,殺三蟲,去寸白蟲,仍除頭風(fēng),更破癥瘕,尤祛時氣,亦止心疼。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謂以毒攻毒也。人家小缸內(nèi)置貫眾一枝,永無疫 之侵,然須三月一易為妙,否則,味散無益耳。
或曰解毒用貫眾,不可用貫眾以祛毒,以貫眾能消毒于毒之未至,不能逐散于毒之已成也。
是未知貫眾矣。貫眾實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以預(yù)防;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正不可以前后而異視之。惟毒來之重,單用貫眾,則力薄勢絕,必須佐之以攻毒之藥,始易奏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