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tái)秘要》 崩中去血方一十三首

    廣劑療崩中去血日數(shù)升方。

    龍骨(研) 赤石脂(研各六分) 烏賊魚骨 牡蠣(粉) 肉蓯蓉(各五兩) 龜甲(炙) 芍藥

    上八味搗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漸加之,加干地黃十分佳。

    又療崩中下血不止,并主男子卒痢血方。

    取東南引桃枝三握,細(xì)銼,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未瘥,更服良。

    刪繁療婦人崩中,泄血不斷,淋瀝連年不絕,黃瘕傷損,芍藥散方。

    芍藥(四分) 牡蠣(熬) 干地黃 白術(shù) 干姜 烏賊魚骨 附子(炮) 桂心 黃龍骨(各八分研)

    上十味搗散,酒服方寸匕良。

    短劇療崩中去血方。

    春生薊根汁一升,溫服之,亦可以酒煮,隨意用之。

    又療婦人暴崩中去血不息方

    牡蠣(熬令赤) 兔骨(炙各十分)

    上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妙。

    集驗(yàn)療婦人女子忽暴崩中,血不斷,或如鵝鴨肝者方。

    小薊根(六兩) 阿膠(炙) 當(dāng)歸 芎 續(xù)斷 青竹茹(各三兩) 灶中黃土 地榆根(各四兩) 生地黃(八兩) 赤馬通(汁一升)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合馬通汁,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未全止,服三四劑后,服此丸方。

    續(xù)斷 甘草(炙) 鹿茸(炙) 小薊根 丹參(各五分) 干地黃(十分) 芎 阿膠(炙)赤石脂 當(dāng)歸 地榆(各六分) 柏葉(四分熬) 秦牛角腮(炙黃) 龜甲(各十二分炙令黑)

    上十四味搗篩,蜜丸如桐子,以酒服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忌如常法千金同)千金療婦人崩中去血,積時(shí)不止,起死人方。

    肥羊肉(三斤去脂) 干姜 當(dāng)歸(各三兩) 生地黃(汁二斤)

    上四味切,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黃汁合藥煮,取三升,分為四服,尤宜羸瘦之人服妙。

    又療崩中去血,產(chǎn)后余疾,丹參酒方。

    艾(五斤) 生地黃 地榆(各五斤) 丹參(五斤) 忍冬(五斤)

    上五味合搗之,以水漬三宿,去滓煮取汁,以糯米一石釀酒,飲服之。

    又溫經(jīng)湯療崩中去血一斗,服之即斷,月水過期不來者,服之亦佳方。

    吳茱萸(三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半夏(八兩) 當(dāng)歸 芎 人參 芍藥 牡丹桂心阿膠(炙) 生姜 甘草(各二兩炙)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服,忌如常法。(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翼療婦人崩中去血不止,薊根酒方。

    大小薊根各一斤,酒一斗漬五宿,任意多少服之良。

    又療婦人崩中下血,櫸柳葉湯方。

    櫸柳葉(三斤) 麥門冬(去心) 干姜(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干棗(十枚)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櫸柳葉,取八升,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并出第八卷中)

    救急療崩中下血數(shù)斗,氣欲絕方。

    伏龍肝(五升) 人參(一兩) 麝香(二兩) 生姜(四兩)

    上四味切,以水一大斗,煮取二升,下藥煎,取一升半,更別研伏龍肝一雞子許并香,納湯中,攪令調(diào),分服。

    帶下方一十首廣濟(jì)療帶下病方。

    芍藥七大兩,熬令黃黑為散,以酒服三錢匕。

    千金療帶下方。

    枸杞根(一斤) 生地黃(五斤)

    上二味切,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為三服。

    又方:燒牛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耳燒令黑,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豉酒亦佳。

    又方:燒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狗頭骨灰亦佳。

    又方:以水煮甑帶汁,服之亦佳。(并出第四卷中)

    救急療帶下方。

    以灶下黃土,水和為泥作彈子丸百枚,曝干,以火燒熱徹,以三年酢漬一丸,綿裹納玉門中,唯深,待冷即易之,新患者三十丸瘥,久者五十丸,余皆自知即佳。

    必效療婦人帶下方。

    取兔皮燒令煙斷為末,酒服方寸匕妙。

    婦人虛羸及月病不能食方三首千金療婦人虛羸短氣,胸脅逆滿風(fēng)氣,石斛生地黃煎方

    石斛 甘草(炙) 紫菀(各四兩) 桂心(二兩) 生地黃(汁) 淳酒(各八升) 茯苓(一斤) 大黃(八兩) 麥門冬(二升去心) 桃仁(半升去皮尖熬)

    上十味搗末,合盛銅器中,加炭火,納鹿角膠一斤,數(shù)攪之得一升,次納飴三斤,白蜜三升,合和調(diào),更于銅器中釜湯上煎攪之。以生竹抄,無令著器,攪令盡相得,藥成,先食酒服如彈丸,日一服。

    又鐘乳澤蘭丸,主婦人久羸瘦,四肢百體煩疼,臍下結(jié)冷,不能食,面目瘀黑,憂恚百病,悉主之方。

    澤蘭(九分) 芎 甘草(炙) 山茱萸 白芷 牛膝 當(dāng)歸 薯蕷 本(各五分)柏子仁 人參 干地黃 麥門冬(去心) 石膏 石斛(各六分) 細(xì)辛 桂心(各四分) 蕪荑(二分) 艾葉(三分)

    上十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桐子大,服二十丸,加四十丸,酒下,忌如常法。(并出第四卷中)

    救急療婦人月病不調(diào),或一月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臍絞痛,面色萎黃,四體虛吸羸瘦,不能食方。

    當(dāng)歸 牛膝 桃仁(去皮尖) 牡丹皮 大黃(別漬各三兩) 芎 土瓜根(各二兩)芍藥樸硝 桂心(各二兩) 虻蟲(去翅足熬) 水蛭(熬各半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服,忌如常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