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鼻是肺之候,肺氣通于鼻,其臟有熱,氣沖于鼻,故生瘡也,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五通,治鼻瘡。(出第二十九卷中)
千金療疳蟲蝕鼻生瘡方。
燒銅箸投酢中以涂之。
又方:綿裹人屎灰,夜臥著之。
又方:燒祀灶飯末以敷之。
又方:燒牛狗骨灰末,以臘月豬脂和敷之瘥。
又方:燒杏仁,壓取油敷之,又乳和敷。
又方:取烏牛耳垢敷之良。
又方:燒故馬絆末敷之。
又方:取牛鼻頭津敷之良。(并出第六卷中)
必效療鼻內熱氣生瘡,有膿臭,并有蟲方。
礬石(一兩燒) 生地黃(三兩) 苦參(一兩)
上三味切,以水八合,煮取三合,以綿濾之,微微點鼻中,日三五度,瘥止。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鼻是肺之候,肺氣通于鼻,其臟有熱,氣沖于鼻,故生瘡也,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五通,治鼻瘡。(出第二十九卷中)
千金療疳蟲蝕鼻生瘡方。
燒銅箸投酢中以涂之。
又方:綿裹人屎灰,夜臥著之。
又方:燒祀灶飯末以敷之。
又方:燒牛狗骨灰末,以臘月豬脂和敷之瘥。
又方:燒杏仁,壓取油敷之,又乳和敷。
又方:取烏牛耳垢敷之良。
又方:燒故馬絆末敷之。
又方:取牛鼻頭津敷之良。(并出第六卷中)
必效療鼻內熱氣生瘡,有膿臭,并有蟲方。
礬石(一兩燒) 生地黃(三兩) 苦參(一兩)
上三味切,以水八合,煮取三合,以綿濾之,微微點鼻中,日三五度,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