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痰飲方二首

    病源痰 者,由飲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間,因遇寒熱之氣相搏,沉滯而成痰也,痰之停聚,流移于脅肋之間,有時而痛,則謂之痰 。(出第二十卷中)

    延年療左肋下停痰 飲結在兩脅,脹滿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唾干嘔,大便或澀或利,或赤或黃,腹中有時水聲,腹內熱,口干好飲水漿,卒起頭眩欲倒,脅下痛,旋復花丸方。

    旋復花(五分) 大黃(七分蒸) 茯苓(三分) 澤瀉(四分) 人參 桂心 皂莢(去皮子炙) 附子(炮去皮各二分) 芍藥(四兩) 蜀椒(三分去目汗) 干地黃(四兩) 防葵(取水中浮者) 干姜 枳

    上十六味搗篩為末,納杏仁葶藶脂中碎研調篩,度蜜和為丸,每食后少時,白飲服三丸如梧子。日二服,稍增,以微利為度,禁食豬肉魚面蒜生蔥酢,今既在肋下,有 氣水飲結聚不散,數發(fā)則悶刺心痛,又未魯服如此破 飲藥,雖服補藥,癖氣不除,終是不損,恐久積聚更急,飲食減少,此方正與癖氣相當,更有三兩種毒藥,今商量除訖,其方內有附子,及別本續(xù)命丸有烏頭,此并破癖疾,不得不用,復聽臨時不如服烏頭,丸癖氣得減,亦未必須服旋復花丸。忌酢物生蔥豬肉蕪荑。(出第十六卷中)

    集驗療痰 心腹痛兼冷方。

    鱉甲(炙) 柴胡 赤芍藥(各八分) 甘草(炙) 枳實(炙) 生姜 白術(各六分) 檳榔(七個)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納檳榔末,分服八合,當利。忌海藻菘菜莧菜桃李雀肉等。(出第五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