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天行狂語方三首

    《病源》夫病熱盛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shù)日,逾垣上屋,所上非其素時所能也。病反能者,皆陰陽氣爭而外并于陽,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于身,故棄衣而走,陽盛故妄言罵詈,不避親疏,大熱遍身,狂言而妄見妄聞也。(出第九卷中)

    《千金》水道散 療天行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方。

    白芷(一兩) 甘遂(二兩熬)

    上二味,搗篩,以水服方寸匕。須臾令病患飲冷水,腹?jié)M則吐之,小盒飯赤也。一名濯腹湯,此方療大急者。(出第十卷中,文仲、《范汪》同)又五苓散 主天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言語與人不相主當(dāng)方。

    豬苓(二分) 白術(shù)(三分) 澤瀉(五分) 茯苓(三分) 桂心(二分)

    上五味,搗篩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忌大醋、生蔥、桃、李、雀肉等。(張仲景論、《深師》同,出第九卷中)

    《古今錄驗》療天行壯熱,狂言謬語五六日者方。

    雞子(三枚) 芒硝(方寸匕) 井花水(一杯)

    上三味,合攪,盡服之。心煩,下則愈。(出第三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