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可同內解散同服,更將疽發(fā)中金花散同煎服。如欲洗,以用芎黃散洗,后用百花膏貼。
如漸覺消退,未十分好,更服瘭中內托散,固濟丸,再用瘭內秦皮散洗之,碧油五枝煎膏藥貼之,不然使癌發(fā)內作。檳榔散亦得。
附子(半兩,炮)川烏(半兩,炮,去皮尖)草烏(一兩半,如前法)麻黃(去節(jié))沉香(一分)蒼術(三分)防風(半兩,炙)萆(一分)杜仲(半兩,炙)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七分,通口服。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可同內解散同服,更將疽發(fā)中金花散同煎服。如欲洗,以用芎黃散洗,后用百花膏貼。
如漸覺消退,未十分好,更服瘭中內托散,固濟丸,再用瘭內秦皮散洗之,碧油五枝煎膏藥貼之,不然使癌發(fā)內作。檳榔散亦得。
附子(半兩,炮)川烏(半兩,炮,去皮尖)草烏(一兩半,如前法)麻黃(去節(jié))沉香(一分)蒼術(三分)防風(半兩,炙)萆(一分)杜仲(半兩,炙)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七分,通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