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萬病回春》 杖瘡

    作者: 龔?fù)①t

    一、杖后,即飲童便和酒一鐘,以免血攻心;再用熱豆腐鋪在杖紫色處,其氣如蒸,其腐即紫,復(fù)易之。

    須得紫血散盡,轉(zhuǎn)淡紅色為度。

    又方用鳳仙花科連根帶葉搗爛涂患處,如干,又涂。一夜血散即愈。如冬月無鮮的,秋間收起陰干的為末,水調(diào)涂搽上亦效。一名金鳳花。

    又方并打傷皮不破內(nèi)損者,用蘿卜搗爛奄之。

    又方用豬膽汁涂之亦好。

    又方用綠豆粉微炒、雞子清調(diào)涂上。

    又方用來年風(fēng)化鍛石不拘多少,取新汲水一碗,銀簪子順攪千余下如膏,鵝翎刷上患處即佳。

    烏龍解毒散(以杖之后服此。) 如人受杖責(zé),不拘輕重,致于伏不能起動者,及疔甲爛肉連腿腫、面青、疼痛難忍、晝夜無眠、渾身憎寒壯熱、神魂驚怖,此藥可治,實時可止疼痛,善能動履及疔甲痛腫,其效如神。

    用木耳四兩,入凈沙鍋內(nèi)炒焦存性為末。每服五錢,熱黃酒一碗調(diào)服。服藥后,坐待少時,其藥力行開至杖瘡上,從肉里面往外透,如針刺癢甚,不時流血水?;蛞运幩磧?,粘貼膏藥,其杖處疼痛腫硬次日即消。

    散破毆斑痕方用熱麻油、黃酒各二碗,同煎數(shù)沸服。服畢,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疼止消腫無痕。

    有打傷人者,仇家陰令術(shù)士以此治之,次日驗,即無一毫傷痕。

    散救法方

    土鱉(一個,瓦上焙干為末) 沉香末(二分) 銀朱(五分)

    上三味為末,合一處。刑后,隨用好酒溫調(diào)服,消腫去毒止疼神效。隔宿不用。

    退血止疼痛飲治杖后腫,瘀血不散,血氣攻心,或憎寒壯熱。

    歸尾 赤芍 生地黃 白芷 防風(fēng) 荊芥 羌活 連翹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薄荷 枳殼 桔梗知母 石膏 車前 甘草

    上銼劑,水煎溫服。

    生血補氣湯治杖后潰爛久不愈者。

    人參 白術(shù)(炒) 茯苓 當(dāng)歸 白芍 熟地黃 陳皮 香附貝母(各等分) 桔梗 甘草(二味減半)

    上銼劑,水煎服。寒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口干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黃 ;膿多加川芎;

    肥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棒瘡疔甲膏藥止疼痛、收血水、消腫、去疔甲。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雄黃(各三錢) 輕粉(一錢) 官粉(一兩) 黃蠟(一兩)

    先將豬脂入鍋煉出油冷定,卻將諸藥研成細(xì)末,入油攪勻,隨將黃蠟化開投入一處,又?jǐn)噭?,用油單紙攤成膏藥貼患處,量大小貼之。極能去疔甲、收膿水、消腫止痛。(內(nèi)宜用木耳散。)先用此藥水洗,好的便快。防風(fēng)、荊芥、苦參、各等分,煎水洗。

    生肌散(用前藥水洗后,摻藥。)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各等分為細(xì)末摻上,即止痛生肌。

    去疔甲方用雞子清加麝香少許,銀簪打成稀水,照疔甲處輕輕用簪子尖點上,上不多時,其疔甲化爛取去,上散藥,外貼膏藥。一日一換。化盡死肉之后,三四日換一次,不數(shù)日如初。

    郁金膏貼一切腫毒杖瘡。

    生豬脂(熬去渣凈油一斤) 郁金(四兩) 生地黃(忌犯鐵器) 咀片入豬油內(nèi)煎枯,去藥渣,又入凈黃蠟半斤化開,又入好潮腦一兩,瓷罐收入。每用一兩,加官粉二錢,熔化攪勻,攤油單紙上貼之。

    英雄丸

    乳香 沒藥 密陀僧 自然銅(燒紅淬二次) 地龍(即蚯蚓,焙干) 木鱉子(去殼) 花椒(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以酒化下?;蚺R刑方用,打不覺痛,任打,血不浸心,妙不可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