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婦人常有白濁、白帶之疾,癥既不同,治亦各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虛之癥也,用白帶久不止之法治之;白濁者,隨小解而來,混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加味二陳湯主之。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 白術(shù)(一錢) 蒼術(shù)(一錢) 益智仁(一錢,鹽炒) 炙甘(五分) 升麻(七分) 柴胡(七分)
加姜。
遺白帶方酒煮白果三升,去心膜,曬干為末。每服三錢,白湯下。
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而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不治自愈。
溫經(jīng)湯方婦人行經(jīng)時,連服三帖,亦能成孕。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生地(一錢) 全歸(三錢) 川芎(八分) 紅花(八分) 白芍(八分) 秦艽(八分) 烏藥(八分) 香附(一錢五分) 木通(三分) 青皮(七分)
通經(jīng)方
牛膝 花粉 木通 三棱 莪術(shù) 郁金 威靈仙 連翹 生地 葶藶 香附 芍藥 蒺藜三蠶砂(炒) 茜草根
去閼方
川芎 續(xù)斷 桃仁 紅花 丹皮 鱉甲 生蒲黃 胡索 瞿麥 蘇木 穿山甲
月經(jīng)不止方
川芎 歸身 木賊 地榆 樗白皮 倒掛塵(炒) 蓮房 荊芥穗 側(cè)柏葉 貫仲 烏梅 竹肉 藕節(jié) 棕灰 大小薊根 發(fā)灰 梔子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婦人常有白濁、白帶之疾,癥既不同,治亦各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虛之癥也,用白帶久不止之法治之;白濁者,隨小解而來,混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加味二陳湯主之。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 白術(shù)(一錢) 蒼術(shù)(一錢) 益智仁(一錢,鹽炒) 炙甘(五分) 升麻(七分) 柴胡(七分)
加姜。
遺白帶方酒煮白果三升,去心膜,曬干為末。每服三錢,白湯下。
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而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不治自愈。
溫經(jīng)湯方婦人行經(jīng)時,連服三帖,亦能成孕。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生地(一錢) 全歸(三錢) 川芎(八分) 紅花(八分) 白芍(八分) 秦艽(八分) 烏藥(八分) 香附(一錢五分) 木通(三分) 青皮(七分)
加姜。
通經(jīng)方
牛膝 花粉 木通 三棱 莪術(shù) 郁金 威靈仙 連翹 生地 葶藶 香附 芍藥 蒺藜三蠶砂(炒) 茜草根
去閼方
川芎 續(xù)斷 桃仁 紅花 丹皮 鱉甲 生蒲黃 胡索 瞿麥 蘇木 穿山甲
月經(jīng)不止方
川芎 歸身 木賊 地榆 樗白皮 倒掛塵(炒) 蓮房 荊芥穗 側(cè)柏葉 貫仲 烏梅 竹肉 藕節(jié) 棕灰 大小薊根 發(fā)灰 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