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養(yǎng)胎益血,安和子臟。治妊娠將理失宜,或因勞役,胎動不安,腰腹痛重,胞惡露時下,子臟挾疾,久不成胎;或受妊不能固養(yǎng),痿燥不長,過年不產,日月雖不力;或致?lián)p墮,及臨產節(jié)適乖宜,驚動太早,產時未至,惡露先下,胎胞枯燥,或橫或逆,痛極悶亂,連日不產,子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吐出冷沫。
沖,暈悶不省,喘促出汗,及瘀血未盡,臍腹 痛,寒熱往來;或因產勞損,虛黃肌瘦,心忪盜汗,飲食不進,漸成蓐勞。入月常服,壯氣養(yǎng)胎,正順產理,潤后常服,滋養(yǎng)血氣,和調陰陽,密腠理,實腑臟,治風虛,除痼冷。
大麻仁(去皮,一兩半) 貝母 黃芩 大豆黃卷 粳米 甘草(微炙赤) 干姜(炮)肉 (微炒出汗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并用溫酒或棗湯化下,嚼亦得,空心,食前服。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養(yǎng)胎益血,安和子臟。治妊娠將理失宜,或因勞役,胎動不安,腰腹痛重,胞惡露時下,子臟挾疾,久不成胎;或受妊不能固養(yǎng),痿燥不長,過年不產,日月雖不力;或致?lián)p墮,及臨產節(jié)適乖宜,驚動太早,產時未至,惡露先下,胎胞枯燥,或橫或逆,痛極悶亂,連日不產,子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吐出冷沫。
沖,暈悶不省,喘促出汗,及瘀血未盡,臍腹 痛,寒熱往來;或因產勞損,虛黃肌瘦,心忪盜汗,飲食不進,漸成蓐勞。入月常服,壯氣養(yǎng)胎,正順產理,潤后常服,滋養(yǎng)血氣,和調陰陽,密腠理,實腑臟,治風虛,除痼冷。
大麻仁(去皮,一兩半) 貝母 黃芩 大豆黃卷 粳米 甘草(微炙赤) 干姜(炮)肉 (微炒出汗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并用溫酒或棗湯化下,嚼亦得,空心,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