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用。經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治脾肺風毒攻沖,遍身癬疥瘙癢,或生癮疹,搔之成瘡,肩背拘倦,肌肉頑裂,風氣上攻,頭面生瘡,及治紫癜、白癜、頑麻等風。
荊芥穗 蔓荊子(去白皮) 蚵 草(去土) 威靈仙(凈洗) 何首烏 防風(去蘆、 叉)
上件各五斤,搗,羅為末。每服一錢,食后,溫酒調下,沸湯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