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藥不問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皆可服
川芎 甘草(炙) 麻黃(去根、節(jié)) 升麻(各四兩) 干葛(十四兩) 赤芍藥 白 芷陳
上為細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以時候。如發(fā)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三莖。如中滿氣實,加枳殼數(shù)片同煎服。雖產(chǎn)婦、嬰兒、老人皆可服餌。如傷寒,不分表、里證,以此導引經(jīng)絡,不致變動,其功效非淺。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藥不問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皆可服
川芎 甘草(炙) 麻黃(去根、節(jié)) 升麻(各四兩) 干葛(十四兩) 赤芍藥 白 芷陳
上為細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以時候。如發(fā)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三莖。如中滿氣實,加枳殼數(shù)片同煎服。雖產(chǎn)婦、嬰兒、老人皆可服餌。如傷寒,不分表、里證,以此導引經(jīng)絡,不致變動,其功效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