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主心腹邪氣,諸驚癇,補(bǔ)五臟不足氣。益中止痛,解毒。能除眾病,和百藥,養(yǎng)脾氣,除心煩悶,不能飲食?!沧C〕
(二)治心肚痛,血刺腹痛及赤白痢,則生搗地黃汁,和蜜一大匙,服即下?!沧C〕
(三)又,長(zhǎng)服之,面如花色,仙方中甚貴此物。若覺(jué)熱,四肢不和,即服蜜漿一碗,甚良?!沧C〕
(四)又能止腸 ,除口瘡,明耳目,久服不饑?!沧C〕
(五)又,點(diǎn)目中熱膜,家養(yǎng)白蜜為上,木蜜次之,崖蜜更次。〔證〕
(六)又,治癩,可取白蜜一斤,生姜三斤搗取汁。先秤銅鐺,令知斤兩。即下蜜于鐺中消之。又秤,知斤兩,下姜汁于蜜中,微火煎,令姜汁盡。秤蜜,斤兩在即休,藥已成矣。
患三十年癩者,平旦服棗許大一丸,一日三服,酒飲任下。忌生冷醋滑臭物。功用甚多,世人眾委,不能一一具之?!沧C〕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鳎浴秲?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一)主心腹邪氣,諸驚癇,補(bǔ)五臟不足氣。益中止痛,解毒。能除眾病,和百藥,養(yǎng)脾氣,除心煩悶,不能飲食?!沧C〕
(二)治心肚痛,血刺腹痛及赤白痢,則生搗地黃汁,和蜜一大匙,服即下?!沧C〕
(三)又,長(zhǎng)服之,面如花色,仙方中甚貴此物。若覺(jué)熱,四肢不和,即服蜜漿一碗,甚良?!沧C〕
(四)又能止腸 ,除口瘡,明耳目,久服不饑?!沧C〕
(五)又,點(diǎn)目中熱膜,家養(yǎng)白蜜為上,木蜜次之,崖蜜更次。〔證〕
(六)又,治癩,可取白蜜一斤,生姜三斤搗取汁。先秤銅鐺,令知斤兩。即下蜜于鐺中消之。又秤,知斤兩,下姜汁于蜜中,微火煎,令姜汁盡。秤蜜,斤兩在即休,藥已成矣。
患三十年癩者,平旦服棗許大一丸,一日三服,酒飲任下。忌生冷醋滑臭物。功用甚多,世人眾委,不能一一具之?!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