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席應(yīng)真
席慧文
席汝明
席汝言
席炎
席瑤林
席羲叟
席豫
席鎬
常不輕
常令孫
常傳正
常倫
常勉
常國武
常均
常安
常安民
常建
常挺
常景
常某
常棠
常楙
常沂
常浩
常清
常燕生
常理
常省元
精選古詩
漫興四首
漫興十九首
漫興三首
漫興三首
漫興四首
漫興十九首
漫興十九首
漫興十九首
古詩名句
邊樓夜笛吹霜月,玉門楊柳邊人折
家國遭多難,干戈道路將
十五傳歌隸太常,壽陽公主教新妝
不知天外烏衣國,可似宮中別恨長
兒歸來,兒歸來
石乳綠結(jié)千年苔,又如五色蓮花開
賣扇橋頭逢酒伴,王婆店里炙枯魚
欲溯大江流,泊舟楊柳岸
查古詩
搜索
壬辰書事贈別鐘淑濂張伯任
作者:
馮琦
朝代:
明
世事亦何常,慘舒遞相蕩。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悵。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壯。
漫同賈生哭,實恃漢文量。
日月豈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風(fēng)塵昏,黃云自飛飏。
侍臣盡改服,緹騎紛持杖。
矯矯山陰公,尺牘還內(nèi)降。
庭蓄留侯策,帝厭王陵戇。
赤舄將去國,白麻別命相。
省垣及選部,一時盡屏放。
就中誰最賢,鐘張尤倜儻。
兩生軀干小,氣欲排巒嶂。
新從上谷來,膽落臨邊將。
豺狼盡已屏,藜藿誰敢傍。
古來直節(jié)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優(yōu)容,忍使居一障。
視汝舌尚在,幸汝身無恙。
莫忘國士遇,寧同庶人謗。
所惜正士去,滿朝氣凋喪。
從茲天廄馬,靜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禍機釀。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觀望。
稽首辭九廟,尚欲徼靈貺。
國本茍不搖,寧使臣言妄。
謇予非諍臣,執(zhí)經(jīng)侍帷帳。
吏隱類方朔,諫說慕袁盎。
威顏尚不接,肝膽終難諒。
知無匡世資,三山行將訪。
詩句欣賞
MORE+
邊樓夜笛吹霜月,玉門楊柳邊人折
出處:
折楊柳
作者:
王逢年
朝代:
明
家國遭多難,干戈道路將
出處:
夏日避兵西山有感
作者:
童佩
朝代:
明
十五傳歌隸太常,壽陽公主教新妝
出處:
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作者:
王叔承
朝代:
明
不知天外烏衣國,可似宮中別恨長
出處:
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作者:
王叔承
朝代:
明
兒歸來,兒歸來
出處:
巴西估悼同行劉客
作者:
王叔承
朝代:
明
石乳綠結(jié)千年苔,又如五色蓮花開
出處:
游張公洞
作者:
沈明臣
朝代:
明
賣扇橋頭逢酒伴,王婆店里炙枯魚
出處:
山陰道士乞書
作者:
沈明臣
朝代:
明
欲溯大江流,泊舟楊柳岸
出處:
題畫三首
作者:
黃克晦
朝代:
明
暮雨喧茶臼,秋山落研池
出處:
山中
作者:
田藝蘅
朝代:
明
高行合祀典,有司表門閭
出處:
張烈婦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城上高樓五鳳凰,春云春日轉(zhuǎn)年芳
出處:
長安立春日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開牖通花影,疏泉納澗聲
出處:
玉女潭二首(以下《荊溪疏》)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自言身是大羅仙,醉倒玉皇香案前
出處:
袁生行贈袁孟逸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淚化去年衣上血,愁添今夕鬢中霜
出處:
七夕悼亡答錢象先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瞿塘峽口水初生,都護樓船入蜀行
出處:
送蔣都護入蜀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紅袖誰家乘小艇,卷簾看雪過鴛湖
出處:
雜言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春寒不上三珠樹,海氣嘗生五色煙
出處:
夢游仙四首(戊寅二月廿二夜)
作者:
居節(jié)
朝代:
明
千絲千樹拂天津,三起三眠出上林
出處:
題柳
作者:
張鳳翼
朝代:
明
曉鏡疏花看寂寞,夜香明月坐氤氳
出處:
別思
作者:
章士雅
朝代:
明
銀塘秋水玉娟娟,霜葉漂紅去渺然
出處:
仕女觀流水小景
作者:
陸治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悵。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壯。
漫同賈生哭,實恃漢文量。
日月豈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風(fēng)塵昏,黃云自飛飏。
侍臣盡改服,緹騎紛持杖。
矯矯山陰公,尺牘還內(nèi)降。
庭蓄留侯策,帝厭王陵戇。
赤舄將去國,白麻別命相。
省垣及選部,一時盡屏放。
就中誰最賢,鐘張尤倜儻。
兩生軀干小,氣欲排巒嶂。
新從上谷來,膽落臨邊將。
豺狼盡已屏,藜藿誰敢傍。
古來直節(jié)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優(yōu)容,忍使居一障。
視汝舌尚在,幸汝身無恙。
莫忘國士遇,寧同庶人謗。
所惜正士去,滿朝氣凋喪。
從茲天廄馬,靜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禍機釀。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觀望。
稽首辭九廟,尚欲徼靈貺。
國本茍不搖,寧使臣言妄。
謇予非諍臣,執(zhí)經(jīng)侍帷帳。
吏隱類方朔,諫說慕袁盎。
威顏尚不接,肝膽終難諒。
知無匡世資,三山行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