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符之恒
符兆綸
符子圭
符昭遠
符曾
符蒙
符載
符錫
笪重光
答里麻
簡楫
簡濟川
簡溫其
簡知遇
簡耀
簡載道
簡鈞培
管世銘
管同
管向
管學洛
管師復
管干珍
管庭芬
管御史
管棆
管筠
管繩萊
管訥
管貽葄
精選古詩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四十四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一六三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一八一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十八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二十八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六十一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十七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八十二
古詩名句
莫令猿鶴怨,行矣尋初盟
清夜耿不寐,仰看天象移
天非有形體,實乃列宿為
列宿附天轉,五星自參差
日月復自行,晝夜互東西
三者不相謀,各各無停機
坐使歲年邁,令人嗟老衰
婦工務蠶桑,農力勤稼穡
查古詩
搜索
滿江紅重過粉坊琉璃街故居
作者:
周之琦
朝代:
清
屋角高槐,閑問訊、宣南坊陌。
記此地、琴尊跌宕,幾年棲息。
半剌相忘磨滅后,一家正好團欒日。
任旁人、錯比子云居,喧塵隔。
離聚苦,無終極。
生死恨,難拋擲。
但天臺重到,凄涼岑寂。
芳草廊空蝴蝶化,茜紗窗冷蟏蛸織。
嘆烏衣、巷口燕歸來,今成客。
萬古云霄,問一羽、何人當得。
但隨分、南州承乏,油幢畫戟。
假節(jié)文從炎漢仿,借緋句亦香山覓。
盡翩翩、斜壓帽檐攲,螭坳立。
曾待漏,金門夕。
曾視草,鑾坡側。
卻翻疑定遠,功成投筆。
麋鹿方慚簪紱系,貂嬋那自兜鍪出。
是虎賁、還是蔡中郎,君須識。
小別廬山,惜真面、忘攜粉本。
費半日、東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來吳季子,平生最識周公瑾。
盡從旁、指示頰三毫,心難印。
嘶騎發(fā),裝池進。
蹤跡遠,須眉近。
怕丹青見慣,因疑成信。
他日重飛天上寫,諸君但索圖中駿。
卻翻猜、扇外放翁誰,驚相問。
一磬僧房,記月下、人來款竹。
還遠致、秋塍珠寶,累累盈斛。
紅豆分拈花里句,胡麻共飽山中粥。
更無須、乞米似平原,書成幅。
蒿里唱,當年曲。
萍梗系,誰家屋。
望子猷門徑,凄涼心目。
過眼云煙朋輩少,打頭風雪官程促。
問勞勞、塵夢定何時,黃梁熟。
旅食匆匆,話前事、齒芬猶結。
忘不了、衙齋近局,消寒時節(jié)。
饋歲相攜春釀早,佐餐雅稱冬春潔。
未輸他、松火玉織薰,桐嚴楫。
吾舊里,樊江涉,今小筑,夷門接。
甚杭州風味,尊前貪說。
三載身慚東道主,片帆夢冷西湖月。
但溪山、好處即家鄉(xiāng),休分別。
詩句欣賞
MORE+
多情宋玉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對楚天、無奈幽獨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中秋過,月華未闕,夜色燦如燭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空谷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美人羈束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又老盡、江南草木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愁來心緒易觸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目斷瑤臺,夢繞金屋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雁歸猶未卜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且漫放、題紅去速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凄迷處,年來詩鬢,換動鏡中綠
出處: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蒼煙古木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漸暝入小溪,鷗鷺如玉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肅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秋娘渡口山橫處,舊曾尋、五陵芳躅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畫樓燈火,如今冷落,塵滿花屋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奈景物因人反復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算千古風流,今有誰續(xù)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苕水東邊月上,酒醒人獨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角聲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夢蛾綠
出處:
疏簾淡月
作者:
邵亨貞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記此地、琴尊跌宕,幾年棲息。
半剌相忘磨滅后,一家正好團欒日。
任旁人、錯比子云居,喧塵隔。
離聚苦,無終極。
生死恨,難拋擲。
但天臺重到,凄涼岑寂。
芳草廊空蝴蝶化,茜紗窗冷蟏蛸織。
嘆烏衣、巷口燕歸來,今成客。
萬古云霄,問一羽、何人當得。
但隨分、南州承乏,油幢畫戟。
假節(jié)文從炎漢仿,借緋句亦香山覓。
盡翩翩、斜壓帽檐攲,螭坳立。
曾待漏,金門夕。
曾視草,鑾坡側。
卻翻疑定遠,功成投筆。
麋鹿方慚簪紱系,貂嬋那自兜鍪出。
是虎賁、還是蔡中郎,君須識。
小別廬山,惜真面、忘攜粉本。
費半日、東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來吳季子,平生最識周公瑾。
盡從旁、指示頰三毫,心難印。
嘶騎發(fā),裝池進。
蹤跡遠,須眉近。
怕丹青見慣,因疑成信。
他日重飛天上寫,諸君但索圖中駿。
卻翻猜、扇外放翁誰,驚相問。
一磬僧房,記月下、人來款竹。
還遠致、秋塍珠寶,累累盈斛。
紅豆分拈花里句,胡麻共飽山中粥。
更無須、乞米似平原,書成幅。
蒿里唱,當年曲。
萍梗系,誰家屋。
望子猷門徑,凄涼心目。
過眼云煙朋輩少,打頭風雪官程促。
問勞勞、塵夢定何時,黃梁熟。
旅食匆匆,話前事、齒芬猶結。
忘不了、衙齋近局,消寒時節(jié)。
饋歲相攜春釀早,佐餐雅稱冬春潔。
未輸他、松火玉織薰,桐嚴楫。
吾舊里,樊江涉,今小筑,夷門接。
甚杭州風味,尊前貪說。
三載身慚東道主,片帆夢冷西湖月。
但溪山、好處即家鄉(xiāng),休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