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覺禪師
覺羅四明
覺羅固興額
覺羅崇恩
覺羅廷奭
覺羅恒慶
覺羅成桂
覺羅桂芳
覺羅桂葆
覺羅滿保
覺羅舒敏
覺羅雅爾哈善
覺詮
覺達(dá)
解叔祿
解彥融
解旦
解昉
解琬
解秉智
解程
解縉
言南金
言友恂
言娛卿
言忠貞
言敦源
言有章
言朝標(biāo)
言然
精選古詩
送契世南參政分題得虎林
題山水小畫
送田生歸鄉(xiāng)
題李伯時(shí)畫淵明歸來圖
題老翁騎馬圖
明齋詩為湖廣陳進(jìn)士賦
寄題江東蘭逸監(jiān)司瑤芳亭
題揭伯洪山居圖
古詩名句
懷人春夜坐,坐久微風(fēng)生
遠(yuǎn)遠(yuǎn)聞清吹,誰家玉笛聲
開簾納歸燕,倚檻聽啼鶯
苔砌露偏重,花檐月倍明
頹思方就枕,惆悵曙雞鳴
日月雙跳似丸轉(zhuǎn),老大頭顱堆雪繭
書窗瞥見兒嬉物,少小情懷忽追緬
物名妝域始前明,神宗晚歲事游晏
查古詩
搜索
南屏吊明兵部尚書張忠烈公墓同舍弟壽蘇作
作者:
陳文述
朝代:
清
甲申以后南都亡,魯王監(jiān)國先唐王。
錢沈兩公已前死,孤臣獨(dú)有滃洲張。
公心奉魯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
頒詔通使禮所有,隆準(zhǔn)支派皆天潢。
魯王兵敗入閩境,誰其主者張名振。
唐王前死鄭帥驕,餼饋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魯乃和鄭,海上聯(lián)軍軍勢盛。
終挾鄭師溯江上,一夕烽連京口鎮(zhèn)。
上游郡縣紛來歸,控扼江楚橫旌旗。
王師不來鄭不走,孝陵云樹生光輝。
豈料師熸掛帆去,江督屯兵扼歸路。
孤軍無繼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險(xiǎn)出險(xiǎn)歸天臺(tái),婦子感泣父老哀。
桑榆末路思再奮,舊時(shí)部曲還歸來。
桂王立滇名更正,監(jiān)國去號(hào)歸同姓。
鄭師取臺(tái)休士卒,兩島孤懸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龍升,鄭帥繼死魯亦甍。
從此孤臣更無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軍歸去居懸岙,海上寒潮共悲嘯。
昔為崖山今首陽,古今忠義同憑吊。
夜深故校潛縛公,從容就義全孤忠。
門生參軍及舟子,感君忠義皆相從。
遺詩自愛青山色,思葬于墳岳墳側(cè)。
可憐遭際視兩公,憑藉無資心更惻。
沈公完節(jié)金陵城,歸骨無地悲同盟。
錢公有墓在黃蘗,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尋公墓南屏下,朱鳥招魂淚盈把。
長松風(fēng)卷怒濤來,仿佛云旗與風(fēng)馬。
詩句欣賞
MORE+
鳣堂愜熊夢,芹舍長蘭枝
出處:
白廣文舉子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未論阿羅好,先傳白傅詩
出處:
白廣文舉子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一入空門靜,泠然出世情
出處:
秋夜夢游一寺得一首醒來失記第五六句因補(bǔ)成之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山貓眠暖日,野犬吠秋聲
出處:
秋夜夢游一寺得一首醒來失記第五六句因補(bǔ)成之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敗衲將云補(bǔ),疏鐘雜澗鳴
出處:
秋夜夢游一寺得一首醒來失記第五六句因補(bǔ)成之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欲儗龐居士,悠悠老未成
出處:
秋夜夢游一寺得一首醒來失記第五六句因補(bǔ)成之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鄉(xiāng)落論幽事,探梅酒每賒
出處:
陰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齋頭招何龍友同諸子過賞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雨天常負(fù)約,冰砌特移花
出處:
陰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齋頭招何龍友同諸子過賞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月下新妝淡,風(fēng)前冷艷斜
出處:
陰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齋頭招何龍友同諸子過賞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揚(yáng)州如有賦,應(yīng)早過山家
出處:
陰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齋頭招何龍友同諸子過賞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相思隔穗石,蹤跡轉(zhuǎn)堪疑
出處:
挽趙丕振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仙去騎羊后,書傳賦鵩時(shí)
出處:
挽趙丕振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還丹君術(shù)誤,逝水我心悲
出處:
挽趙丕振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欲策素車去,寒江阻后期
出處:
挽趙丕振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短發(fā)經(jīng)霜后,春來不那梳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藥囊閒自檢,瓜地與僮鋤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嗜酒還憂病,逋詩為懶書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晚天歸網(wǎng)集,隨意市江魚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翻憐童稚日,嬉戲入春多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買彩裝燈勝,招群共踏歌
出處:
早春雜興八首
作者:
李孫宸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錢沈兩公已前死,孤臣獨(dú)有滃洲張。
公心奉魯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
頒詔通使禮所有,隆準(zhǔn)支派皆天潢。
魯王兵敗入閩境,誰其主者張名振。
唐王前死鄭帥驕,餼饋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魯乃和鄭,海上聯(lián)軍軍勢盛。
終挾鄭師溯江上,一夕烽連京口鎮(zhèn)。
上游郡縣紛來歸,控扼江楚橫旌旗。
王師不來鄭不走,孝陵云樹生光輝。
豈料師熸掛帆去,江督屯兵扼歸路。
孤軍無繼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險(xiǎn)出險(xiǎn)歸天臺(tái),婦子感泣父老哀。
桑榆末路思再奮,舊時(shí)部曲還歸來。
桂王立滇名更正,監(jiān)國去號(hào)歸同姓。
鄭師取臺(tái)休士卒,兩島孤懸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龍升,鄭帥繼死魯亦甍。
從此孤臣更無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軍歸去居懸岙,海上寒潮共悲嘯。
昔為崖山今首陽,古今忠義同憑吊。
夜深故校潛縛公,從容就義全孤忠。
門生參軍及舟子,感君忠義皆相從。
遺詩自愛青山色,思葬于墳岳墳側(cè)。
可憐遭際視兩公,憑藉無資心更惻。
沈公完節(jié)金陵城,歸骨無地悲同盟。
錢公有墓在黃蘗,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尋公墓南屏下,朱鳥招魂淚盈把。
長松風(fēng)卷怒濤來,仿佛云旗與風(fēng)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