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拱
李持正
李摯
李振唐
李振聲
李振祖
李振裕
李振鈞
李損之
李揆
李搏
李播
李攀龍
李收
李敏
李敦夏
李敦詩
李敬
李敬伯
李敬則
李敬彝
李敬方
李敬玄
李敷
李文
李文光
李文安
李文慧
李文淵
李文瀚
精選古詩
中元病起
次韻答張宗益工部喜陳薦龍圖竇舜卿侍郎同至相臺
次韻答陳龍圖述北第林泉之勝
題王荀龍郎中長興院新葺雙清堂
八月十四日留監(jiān)牧張佇職方賞月
中秋陰未見月
次韻答前水監(jiān)王荀龍郎中重九感懷
重陽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林侯風(fēng)流士,直駕王謝后
賓御盡才藻,形勝布篆籀
功成北首誰與娛,但寫江山入畫圖
行邊似防百怪出,耳畔長聞海波入
駐鶴亭,吹笙臺
更有雁蕩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辭劫灰
我生胡為處溷濁,明日黃冠歸去來
君不聞小岷之山連胃婁,雄視西川十二州
查古詩
搜索
金沙江歌
作者:
宮爾勸
朝代:
清
金沙江水出乳牛,來自番域入梁州。
斜穿六詔經(jīng)八郡,奔騰下匯岷江流。
在昔議開輒中止,付之天險(xiǎn)非人謀。
圣主宵旰求民隱,凡厥利賴罔不周。
千古巨功隨運(yùn)會,一勞將為滇蜀休。
驚濤一千三百里,險(xiǎn)灘一百二十余。
臥者威如伏獅虎,立者森若攢戈矛。
削壁參天類排障,懸?guī)r覆地同垂旒。
激湍噴霧隱日月,狂瀾轟雷撼山丘。
萼稽龍門辟天險(xiǎn),乾坤旋轉(zhuǎn)神功收。
通塞豈盡關(guān)氣數(shù),抑以人力邀天麻。
上公經(jīng)始少保繼,余以籌筆襄盛猷。
任賢使能咨諏廣,散財(cái)發(fā)粟招徠優(yōu)。
工師齊集良法出,錘鏨窮處焚膏油。
岡陵川澤終變易,底績七度更春秋。
苴蘭遠(yuǎn)阻夜郎外,貿(mào)遷人苦鳥道修。
近又滇銅供京鑄,牛馬脊斷車折軥。
積岨一朝成利涉,帆檣上下無夷猶。
驅(qū)石之人有誰見,開山五丁今與儔。
桑經(jīng)酈注缺誰補(bǔ),金沙永奠西南陬。
詩句欣賞
MORE+
鄭老琵琶去不回,賴君指撥六幺來
出處: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shí)重陽后一日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世人自是知音少,君自彈君大小雷
出處: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shí)重陽后一日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黃菊花開滿砌間,未妨杯酒醉離顏
出處: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shí)重陽后一日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閒心羨爾溪山好,又得三年放白鷴
出處: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shí)重陽后一日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板輿佳日適閒園,半是青童半子孫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疏竹池邊開桂酒,羅浮仙液本來溫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靈飛小妹李家姝,仙籍通來本不殊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聞穜扶桑高萬丈,上棲丹鳳一雙雛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阿母層樓傍水汀,由來仙媛樂滄溟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試言震澤包山婦,或住湘江或洞庭
出處:
壽崔母李太君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龍游山下桃花莊,雞犬桑麻自一方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地似避秦人稍異,村中忙煞為官糧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小小湖船十尺長,大黃塘過小黃塘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漁翁日午停雙槳,貪臥南風(fēng)系綠楊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千株楊柳數(shù)家村,茅屋檐前鵲噪喧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竟日了無他客至,荷花空自繞柴門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雨后乘舟坐晚涼,美人西望路茫茫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人間是處皆塵土,清靜惟留水一方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試上山頭奠桂漿,朝云艷骨有馀香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勝帝王
出處:
西湖曲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斜穿六詔經(jīng)八郡,奔騰下匯岷江流。
在昔議開輒中止,付之天險(xiǎn)非人謀。
圣主宵旰求民隱,凡厥利賴罔不周。
千古巨功隨運(yùn)會,一勞將為滇蜀休。
驚濤一千三百里,險(xiǎn)灘一百二十余。
臥者威如伏獅虎,立者森若攢戈矛。
削壁參天類排障,懸?guī)r覆地同垂旒。
激湍噴霧隱日月,狂瀾轟雷撼山丘。
萼稽龍門辟天險(xiǎn),乾坤旋轉(zhuǎn)神功收。
通塞豈盡關(guān)氣數(shù),抑以人力邀天麻。
上公經(jīng)始少保繼,余以籌筆襄盛猷。
任賢使能咨諏廣,散財(cái)發(fā)粟招徠優(yōu)。
工師齊集良法出,錘鏨窮處焚膏油。
岡陵川澤終變易,底績七度更春秋。
苴蘭遠(yuǎn)阻夜郎外,貿(mào)遷人苦鳥道修。
近又滇銅供京鑄,牛馬脊斷車折軥。
積岨一朝成利涉,帆檣上下無夷猶。
驅(qū)石之人有誰見,開山五丁今與儔。
桑經(jīng)酈注缺誰補(bǔ),金沙永奠西南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