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秦鴻
秾華
程一寧
程世綏
程世繩
程東灣
程中山
程之才
程之楨
程之邵
程之鵔
程九萬
程云
程介
程從龍
程仕簡
程以南
程以謙
程企
程伯春
程伯陽
程俱
程元鳳
程元岳
程元章
程兆熊
程先
程先貞
程公許
程準
精選古詩
和世弼蓼花
和世弼雞冠花
宿世弼書館
謝人惠紫竹杖
招顯道世弼飲
顯道辭中以詩示教因和韻復之
重九日醉中與世弼游華嚴寺
和前韻紀登高醉中景示世弼諸友
古詩名句
金張許史集軒蓋,彈琴鼓瑟吹笙竽
頩顏鶴發(fā)映霄漢,蒼松翠柏紅珊瑚
道傍觀者皆慨嘆,此士足為天下模
先生胸蟠五車書,雍容進退安且徐
披香朝侍紫宸案,珥筆晝?nèi)氤忻鲝]
引經(jīng)論奏動天聽,天語親授非臚句
老年謝事歸里閭,召見特許兒童扶
臨軒賜膳侑金幣,尚食供奉黃門趨
查古詩
搜索
女兒曲
作者:
俞樾
朝代:
清
悽悽切切,有女泣血。
問女何所悲,嗚咽不能說。
女兒雖無父,女兒自有夫。
女兒雖無母,女兒自有姑。
昨日媒氏來,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來,索彼紅羅襦。
非索珠與襦,乃索郎所無。
噫嘻異哉,乃索郎所無。
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兒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
行行且止,女兒入市。
女兒非入市,曰有醫(yī)在此。
女兒非就醫(yī),冀郎一見耳。
天假之緣,郎竟來前。
郎竟來前,女兒涕泗漣漣。
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猶得在君之旁。
妾不勝大愿,愿君無傷。
風蕭蕭,日冥冥。
淵魚深匿,林烏悲鳴。
女兒行不成步,語不成聲。
蛩蛩距虛,負之而行。
嗚呼,今日何日,得君負之而行。
女兒雖死,死賢于生。
我聞此事,為作此詩。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禮責女兒。
女兒之志良可悲,嗚呼,女兒之志良可悲。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禮責女兒。
詩句欣賞
MORE+
清真殊不厭,容與澹忘歸
出處:
月夜探杲公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山月臥繩榻,林風吹葛衣
出處:
月夜探杲公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群機皆已息,何事鵲驚飛
出處:
月夜探杲公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好音良晤幾蹉跎,不意高齋此夜過
出處:
歲杪潘景升過海虞夜集受之內(nèi)翰齋頭得歌字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叢竹徑幽霜氣薄,疏梅香冷月痕多
出處:
歲杪潘景升過海虞夜集受之內(nèi)翰齋頭得歌字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尋芳往事樽前語,脫草新詩燭下歌
出處:
歲杪潘景升過海虞夜集受之內(nèi)翰齋頭得歌字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二十年來枯寂甚,已無殘夢到松蘿
出處:
歲杪潘景升過海虞夜集受之內(nèi)翰齋頭得歌字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欲表南詢五十三,法筵清眾仍相若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繞塔幢幡四色分,開經(jīng)鐘鼓三通作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梵唄同宣出妙音,見聞隨喜生歡樂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始知無礙法門中,處處圓融非住著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只消半偈悟無生,能使群迷趨正覺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一體均沾法乳恩,情與無情學無學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野禽并作迦陵鳴,霜風亦共天花落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塔頂金光覺倍明,塔心寶相如新琢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鈴索時時雜《濩》、《韶》,檐廊夜夜棲鸞鶴
出處:
長干寶塔放光偈
作者:
廣潤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問女何所悲,嗚咽不能說。
女兒雖無父,女兒自有夫。
女兒雖無母,女兒自有姑。
昨日媒氏來,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來,索彼紅羅襦。
非索珠與襦,乃索郎所無。
噫嘻異哉,乃索郎所無。
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兒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
行行且止,女兒入市。
女兒非入市,曰有醫(yī)在此。
女兒非就醫(yī),冀郎一見耳。
天假之緣,郎竟來前。
郎竟來前,女兒涕泗漣漣。
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猶得在君之旁。
妾不勝大愿,愿君無傷。
風蕭蕭,日冥冥。
淵魚深匿,林烏悲鳴。
女兒行不成步,語不成聲。
蛩蛩距虛,負之而行。
嗚呼,今日何日,得君負之而行。
女兒雖死,死賢于生。
我聞此事,為作此詩。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禮責女兒。
女兒之志良可悲,嗚呼,女兒之志良可悲。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禮責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