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贊華
李贊范
李赤
李超瓊
李軏
李載
李辀
李輔
李輔耀
李轅
李達
李達可
李過庭
李迎
李運使
李進
李進(孟昭
李遠
李連升
李迥
李迥秀
李迪
李適
李適之
李遜
李遜之
李通儒
李逢升
李逢吉
李逢時
精選古詩
點絳唇其一
點絳唇其二
濕羅衣雨中度茗嶺
浣溪沙其一
浣溪沙其二
浣溪沙其三
菩薩蠻閨情,集唐詩
卜算子秋閨,集唐詩
古詩名句
翠筱經(jīng)年密,丹榴過夏稀
秋風(fēng)知尚早,梁燕遽先歸
閣飲云相對,鐘鳴客倒聽
林風(fēng)兼夏爽,山靄過湖青
濟勝身俱健,逃禪意己冥
詩成多秀句,轉(zhuǎn)益道心靈
把酒驚潮至,鳴絲且罷彈
錢王莫漫射,枚客正須觀
查古詩
搜索
述懷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客子光陰似轉(zhuǎn)環(huán),鬢毛不為朔風(fēng)斑。
酷憐杼軸空東國,敢謂賢勞賦北山。
短述也能消永夜,濁醪未必破愁顏。
鄉(xiāng)關(guān)便道知何日,先遣音書附雁還。
詩句欣賞
MORE+
可念此公懷直道,焉知李廣未封侯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杖藜嘆世者誰子,天入滄浪一釣舟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拖玉腰金報主身,莫云江漢有垂綸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扁舟不獨如張翰,河內(nèi)尤宜借寇恂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獨使至尊憂社稷,早聞黃閣畫麒麟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致君堯舜須公等,歸赴朝廷已入秦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高閣崚層俯建章,況逢佳節(jié)又重陽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秋聲不入游人耳,紫氣浮來滿帝鄉(xiāng)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發(fā)短更蒼堪帽落,客多同調(diào)趁花忙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明年此會知何處,遍插茱萸遍舉觴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大隱于今混廟廊,翩翩同舍共亭芳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深林夕照明棲鳥,曲徑人疑繞洞房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惱殺黃花仍五色,簪看綠鬢賽重陽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誰知玉露凋傷后,更向疏籬作意香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尋花問柳傍湖西,公暇何妨客共攜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柳色晴嬌驄馬道,花香春砌長公堤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洞穿竹徑高低合,人似桃源咫尺迷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自有丹梯生羽翼,不須僧話證菩提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四邊聞水聲,頓覺煩暑銷
出處:
青居書所見
作者:
李良柱
朝代:
明
垂楊何裊裊,引風(fēng)吹征軺
出處:
青居書所見
作者:
李良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酷憐杼軸空東國,敢謂賢勞賦北山。
短述也能消永夜,濁醪未必破愁顏。
鄉(xiāng)關(guān)便道知何日,先遣音書附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