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朱駿聲
朱高熾
朱鶴齡
朱麟應
朱黼
朱鼎元
朱鼎延
朱鼎鋐
朱鼐
樸子文
樸寅亮
樸昂
樸景綽
樸齊家
朽木居士
權安節(jié)
權審
權巽
權徹
權德輿
權敦仁
權無染
權永佐
權貴妃
權近
權邦彥
權龍褒
權龍襄
李?
李?媖
精選古詩
三月十七日原博諭德餞汝玉給事于玉延亭會者賓之學士于喬諭德濟之世賢侍講曰川校書道亨編修暨予得聯(lián)句四章時黃薔薇盛開復移尊于海月庵酹花酌別又得三章予亦將有餞約而觴汝玉者多刻日有次第不能奪也手錄此以致繾綣不已之意其六
三月十七日原博諭德餞汝玉給事于玉延亭會者賓之學士于喬諭德濟之世賢侍講曰川校書道亨編修暨予得聯(lián)句四章時黃薔薇盛開復移尊于海月庵酹花酌別又得三章予亦將有餞約而觴汝玉者多刻日有次第不能奪也手錄此以致繾綣不已之意其七
畫竹
送丁玉夫舍人謫晉安州判
分題得芭蕉分綠
吳人張祚母王節(jié)婦
題畫萊
夏日獨臥西齋陶懋學貢士與克儉弟隔坐寫畫笑語而窗外槐陰與盆石掩映宛如往歲回舟北上時事因成一詩
古詩名句
笑指莓苔色,都為桃李塵
仙山勞遠夢,香國憶前身
不作縞衣舞,妖嬈學美人
尋芳閒過此,素手忽相招
仙子來何處,玉京初放朝
根從片石倚,香共白云飄
翻厭騎驢去,灞陵風滿橋
美人怨遲暮,今日喜逢君
查古詩
搜索
箕山落照
作者:
王翰
朝代:
元末明初
行盡箕山第幾重,亂峰高下夕陽紅。
泥涂軒冕夔龍上,土木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頭馀晚瀨,棄瓢巖畔有寒松。
自從避讓歸何處,一入霞煙更不逢。
詩句欣賞
MORE+
北風一夜裂破屋,有母倚門望歸速
出處:
放歌送孫云帆歸江右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人生行止豈自由,歸去且謀升斗粟
出處:
放歌送孫云帆歸江右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我有寶刀三尺長,脫以贈君君束裝
出處:
放歌送孫云帆歸江右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臨行且為盡一觴,海天萬里空青蒼
出處:
放歌送孫云帆歸江右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蒼崖千尺插江立,水府沈沈吹波急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太古何人刳石腹,天臍地肺相呼噏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我從峽山古寺來,探奇已覺心顏開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英州又復覯此景,坐見絕壑生風雷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山僧導我登古洞,磴道詰曲如入甕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時當盛夏苦流汗,及到谾谾衣忽凍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青蓮涌吐正中巖,大士踞之何巉巉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石乳倒垂參差出,輪囷其色皆黕黬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吁嗟嶺外富靈窟,崆峒七星爭突兀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不如此巖逼龍宮,清寒氣已入山骨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雨歇靜群綠,微風向晚柔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野村寒瓦濕,炊煙郁不流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都養(yǎng)亦何事,鶴立望江頭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沙平白若雪,水凈碧于油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竹塢喧棲鳥,樵徑見歸牛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幾年勞遠役,及茲始息陬
出處:
二月二日作
作者:
溫訓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泥涂軒冕夔龍上,土木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頭馀晚瀨,棄瓢巖畔有寒松。
自從避讓歸何處,一入霞煙更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