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杜敏求
杜文瀾
杜旃
杜旟
杜昆吾
杜易簡
杜顯鋆
杜曾
杜本
杜杞
杜杲
杜柬之
杜樗隱
杜正倫
杜氏
杜氏婦
杜漢
杜汝能
杜汪
杜浚
杜浚之
杜淑雅
杜淹
杜漸
杜漪蘭
杜漺
杜灝
杜煦
杜牧
杜玉林
精選古詩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餞唐永昌
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
郊廟歌辭儀坤廟樂章
郊廟歌辭儀坤廟樂章
送道士入天臺
九城尋山水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古詩名句
庭院深沉、窗戶掩清秋
月下香云嬌墮砌,花氣重,酒光浮
清歌皓齒艷明眸
若為酬
門外三更、燈影立驊騮
結(jié)習(xí)未忘吾老矣,煩惱夢,赴東流
長原迤邐孤麋臥
野色微茫河界破
查古詩
搜索
嵩丘仙鹿歌贈劉氏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君不見羨門子,乘鹿日游三萬里。
侍從繽紛玉女來,青毛節(jié)下白云起
。
君不見齊女生,蓮華峰頭騎鹿行。
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鸞為群鶴為匹。
嵩于五岳標(biāo)第一,旁有太室與少室。
劉君白發(fā)嵩之陽,汝南亦是仙靈窟。
三花結(jié)佩共何人,雙管淩云記前日。
諫垣一出守三巴,蚤憶還山采芝術(shù)。
史有黃門給事書,頌多西蜀詞人筆。
歸來馭鹿似蒼虬,三十六峰遨以游。
龍門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雙夾行更曳,紫電晝閃不敢收。
馀霞片片散成綺,頫窺千折百折如絲之濁流。
仙家石鼓滿巖口,有時擊之魑魅走。
黃姑織女解其綬,彗出東方東為帚。
上掃青天萬古之浮云,下攬函谷千山之紫氣,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風(fēng)旆颯颯殘,山葉為之丹,壑龍為之蟠。
赤霜之袍九華冠,忽若行春夾轂看。
急雨碎擲珊瑚寒,我來東南騎茅狗,執(zhí)君之鞚酌玉斗。
勸君酒,為君壽。
明月清秋無盡期,青崖玄鹿長相守。
回首羅浮大藥成,頭顱已瘦骨已輕。
愿隨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調(diào)玉笙。
詩句欣賞
MORE+
掛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墜下何紛紛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樽中有酒須盡傾,朱顏莫惜連宵醺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君不見杭州西湖去年種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連株合抱豈辭勞,大官小官栽恐后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太平天子福難量,一朝紅綠成千行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圣恩浩蕩及名勝,一草一木皆不忘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吁嗟此湖雖天末,焉知明年不輝光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若使六龍幸炎方,明朝千秋節(jié),還獻絲露囊
出處: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四月五日天氣惡,飄風(fēng)驟雨蕩城郭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隔河咫尺失青山,迅雷霹靂電交作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廣文官舍大如斗,詩豪酒興重吾黨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留客痛飲羅浮春,詩亦為之賦千言,酒亦為之傾百盎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雨歇風(fēng)回天轉(zhuǎn)清,山川萬里忽晴明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振衣齊上白鶴峰,坡公舊宅跨層城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東江如箭射城根,恰從銀漢來天門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浪頭山高白似雪,千隊萬隊如車屯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豐湖一片西南出,群峰大半銜落日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芰荷葉長柳絲垂,畫船簫鼓猶髣髴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坡公坡公如此江山誰不思,胡為肚皮不合時宜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倚君樹,坐君居,令余不覺長唏吁
出處:
張超然藍公漪將歸八閩維舟合江同余訪衛(wèi)立組廣文阻雨留飲齋中霽后登白鶴峰訪東坡故居
作者:
何絳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侍從繽紛玉女來,青毛節(jié)下白云起。
君不見齊女生,蓮華峰頭騎鹿行。
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鸞為群鶴為匹。
嵩于五岳標(biāo)第一,旁有太室與少室。
劉君白發(fā)嵩之陽,汝南亦是仙靈窟。
三花結(jié)佩共何人,雙管淩云記前日。
諫垣一出守三巴,蚤憶還山采芝術(shù)。
史有黃門給事書,頌多西蜀詞人筆。
歸來馭鹿似蒼虬,三十六峰遨以游。
龍門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雙夾行更曳,紫電晝閃不敢收。
馀霞片片散成綺,頫窺千折百折如絲之濁流。
仙家石鼓滿巖口,有時擊之魑魅走。
黃姑織女解其綬,彗出東方東為帚。
上掃青天萬古之浮云,下攬函谷千山之紫氣,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風(fēng)旆颯颯殘,山葉為之丹,壑龍為之蟠。
赤霜之袍九華冠,忽若行春夾轂看。
急雨碎擲珊瑚寒,我來東南騎茅狗,執(zhí)君之鞚酌玉斗。
勸君酒,為君壽。
明月清秋無盡期,青崖玄鹿長相守。
回首羅浮大藥成,頭顱已瘦骨已輕。
愿隨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調(diào)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