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孫介
孫仲鰲
孫偉
孫傳庭
孫伯亮
孫伯善
孫伯容
孫伯溫
孫何
孫作
孫佩蘭
孫佺
孫侔
孫俊在
孫保圻
孫俟
孫信臣
孫偓
孫允升
孫允膺
孫元卿
孫元實
孫元恒
孫元方
孫元晏
孫元衡
孫兆葵
孫先振
孫光憲
孫光祀
精選古詩
送郡侯段正卿北行其二
送參謀劉君祥其一
送參謀劉君祥其二
杜門
中秋其一
中秋其二
和喬舜臣韻其一
和喬舜臣韻其二
古詩名句
玉泉散作鏡湖波,聞道宸游向此過
宮闕三山浮弱水,樓船千里度星河
白麟朱雁無消息,瑤草金芝近若何
詞客昔年誇扈從,琳池花似漢時多
苑中紅藥艷陽催,禁直仙郎宴賞回
官錦乍披青玉案,露華深注紫霞杯
清芬結佩佳人贈,遲日當階上客裁
詞賦王褒今待詔,鑾輿臨幸?guī)讜r來
查古詩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韜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靈下土。
衷極儲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如何,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
松風蕭蕭,竹風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天風為弦,得趣忘彈。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
泰和遠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
詩句欣賞
MORE+
蒼茫曙月落,切戾曉風酸
出處:
答何秀才詩
作者:
何寘南
朝代:
南北朝
終朝長守饉,疊夜抱馀寒
出處:
答何秀才詩
作者:
何寘南
朝代:
南北朝
周道坦且直,弱命溘將殫
出處:
答何秀才詩
作者:
何寘南
朝代:
南北朝
靈臺聊寄止,戚里豈馀歡
出處:
答何秀才詩
作者:
何寘南
朝代:
南北朝
思家無積斂,何以拯急難
出處:
答何秀才詩
作者:
何寘南
朝代:
南北朝
歡戚遞來事,聚散居常理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沈繇
朝代:
南北朝
但傷膠投漆,忽作弦離矢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沈繇
朝代:
南北朝
形影一東西,山川俄表里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沈繇
朝代:
南北朝
執(zhí)手涉梁上,悲心萬端起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沈繇
朝代:
南北朝
方同兒女泣,況此流潮水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沈繇
朝代:
南北朝
幽居少怡樂,坐靜對嘉林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孫擢
朝代:
南北朝
晚花猶結子,新竹未成陰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孫擢
朝代:
南北朝
夫君阻清切,可望不可尋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孫擢
朝代:
南北朝
處處多諼草,賴此慰人心
出處:
答何郎詩
作者:
孫擢
朝代:
南北朝
龍鱗無復彩,鳳翅于茲鎩
出處:
贈何記室聯(lián)句不成詩
作者:
江革
朝代:
南北朝
疇昔似翩翩,今辰何乙乙
出處:
贈何記室聯(lián)句不成詩
作者:
江革
朝代:
南北朝
刻猴雖言巧,辯對今知章
出處:
又贈何記室詩
作者:
江革
朝代:
南北朝
且欣共卮酒,勿道濫衣裳
出處:
又贈何記室詩
作者:
江革
朝代:
南北朝
憑軾徒下淚,裁書路已賒
出處:
送別不及贈何殷二記室詩
作者:
朱記室
朝代:
南北朝
遠鼓依林響,連檣倚岸斜
出處:
送別不及贈何殷二記室詩
作者:
朱記室
朝代:
南北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衷極儲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如何,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
松風蕭蕭,竹風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天風為弦,得趣忘彈。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遠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