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施士潔
施士燝
施士膺
施士衡
施大任
施子博
施子安
施學韓
施宜生
施家珍
施山
施岳
施峻
施常
施廉
施彥士
施德
施德操
施掌珠
施教
施敬
施文煜
施昌祚
施昌言
施明德
施昭澄
施晉
施晉卿
施景琛
施景舜
精選古詩
春郊漫興其四
春郊漫興其五
春郊漫興其六
戲呈公綸
送李將軍還中宿
歲暮旅懷寄有開舍弟其一
歲暮旅懷寄有開舍弟其二
歲暮旅懷寄有開舍弟其三
古詩名句
俯視但淼茫,墟里孤煙寡
日暮禽鳥喧,歸飛亂揪槚
臨風懷昔賢,羈情易因惹
當日舊亭臺,孰為主賓假
岡陵有變遷,況于覽勝者
浮沉千古事,客淚難多瀉
自顧遠游身,悠悠驅(qū)我馬
祇憶醉翁言,環(huán)滁皆山也
查古詩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韜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靈下土。
衷極儲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如何,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cè)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
松風蕭蕭,竹風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天風為弦,得趣忘彈
。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遠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
詩句欣賞
MORE+
擊太牢,祀鄹鄉(xiāng)
出處:
歌風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聽叔孫通,徵魯諸生
出處:
歌風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驚禮四公,遠來于商
出處:
歌風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堅貞十七,之死靡他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數(shù)夢男子,百兩以御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貞覺而恚,莫知其謂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華盛來胥,我貌未悴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廢沐垢首,塵膚敗裳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如葉未秋,虐使萎黃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自茲以往,夕寢旦覺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角雀謝穿,筐梅罷摽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卷婁雖膻,理不樂蟻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矧巳肉矣,曷感而蛾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萬有膠轕,曷可詰呵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皇矣北帝,其將謂何
出處:
予嘗夢晝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后讀唐書李堅貞傳稍解焉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昔朋友雉與鷮,不得巳今為梟
出處:
六昔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昔骨肉鵝與鴨,不得巳今為鶻
出處:
六昔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昔宗親鵲與鶉,不得巳今為鹯
出處:
六昔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昔官府騶與虞,不得巳今為虎
出處:
六昔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昔乳煦汗血駒,不得巳今于莬
出處:
六昔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衷極儲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如何,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cè)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
松風蕭蕭,竹風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天風為弦,得趣忘彈。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遠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