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彭應(yīng)壽
彭應(yīng)求
彭廷梅
彭廷贊
彭廷選
彭徵
彭德盛
彭德遠(yuǎn)
彭心錦
彭忠銘
彭思永
彭慰高
彭揮
彭旋齡
彭日貞
彭日隆
彭昌翰
彭昌詩
彭曉
彭景行
彭極
彭桂
彭森
彭次云
彭止
彭正大
彭正建
彭氏
彭永
彭汝礪
精選古詩
老將
南浦
西湖
處士
山人
公子
貧女
夜宴觀妓
古詩名句
霜風(fēng)拂敗欞,暑雨流荒瓦
愧無他巧謬,禦彼陰陽惹
與善天曷如,集枯人合寡
呼天日訴吟,何心逐騷雅
逢人乃畏恭,曾不問高丁
憑茲惕勵(lì)懷,望古遙相寫
前哲每艱虞,昔逸翻瀟灑
時(shí)哉或可希,往袂猶堪把
查古詩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韜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靈下土。
衷極儲(chǔ)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fù)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fù)如何,遠(yuǎn)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yuǎn)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shí)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fēng)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cè)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biāo)。
松風(fēng)蕭蕭,竹風(fēng)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
天風(fēng)為弦,得趣忘彈。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fēng)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遠(yuǎn)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
詩句欣賞
MORE+
謝傅輕舟興渺茫,圖南人挾大鵬翔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六鰲自涌三山動(dòng),四瀆終輸百谷王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且慢回帆歸小虎,直將散發(fā)到扶桑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鳴榔一笑人間事,驅(qū)石何因解作梁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落魄高陽一酒徒,幾年清夢寄江湖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觀濤秋壯枚乘筆,擊楫風(fēng)傳海若呼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遙禮東皇基北斗,更窺鮫室采驪珠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蓬萊山下國清淺,問訊麻姑近到無
出處:
泛海二首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白云高鎖上方幽,有客乘秋賦勝游
出處:
白云山寺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石澗菖蒲人不識(shí),安期黃鶴自深愁
出處:
白云山寺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臺(tái)隍遠(yuǎn)近分夷夏,宮殿依稀逼女牛
出處:
白云山寺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東望羅浮顧滄海,粵王靈氣未全收
出處:
白云山寺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豈為逃名遂陸沉,閑情原不借云林
出處:
結(jié)茅石湖山中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畏人漸覺蓬蒿長,舒嘯時(shí)聞鸞鳳音
出處:
結(jié)茅石湖山中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古洞夜寒占劍氣,空山春靜適琴心
出處:
結(jié)茅石湖山中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齊盟此道還吾輩,和得新詩細(xì)細(xì)吟
出處:
結(jié)茅石湖山中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煙籠蜃氣曉霏微,竹色波光碧四圍
出處:
小金山東坡祠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冕服三朝留直骨,文章千載握靈璣
出處:
小金山東坡祠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簫聲月下成今古,鶴夢人間有是非
出處:
小金山東坡祠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前世德云誰更問,懷仙孤嶼憺忘歸
出處:
小金山東坡祠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衷極儲(chǔ)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區(qū)宇瀰濩,區(qū)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氳,物各備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復(fù)厥原,為人之門。
厥復(fù)如何,遠(yuǎn)取諸物,近取諸身。
近取如何,我身備有。
手足發(fā)膚,耳目鼻口。
形宮而乖,五性是謬。
形官而理,五性順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遠(yuǎn)取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適。
定性閑情,率由中宅。
雖曰中宅,亦賴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則。
取物如何,維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維之。
維此琴山,實(shí)我儀之。
煦日流矣,和風(fēng)披矣。
登山歌以謠矣,樂以忘歸矣。
于戲,韶石奚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遙。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側(cè)水流,昔我洗瓢。
魚游水渚,鶴企松標(biāo)。
松風(fēng)蕭蕭,竹風(fēng)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鳳跂,山花錦囊。
天風(fēng)為弦,得趣忘彈。
爰我良朋,于山之間。
尊酒頤顏,性怡情閑,和樂且耽。
耽樂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闕萬民。
萬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誰瑟誰琴。
誰琴誰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誰,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風(fēng)洗耳。
豈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靈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遠(yuǎn)矣,得見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舊盟猿鶴,投我好音。
豈曰耽樂,猿鶴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