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霍篪
霍達(dá)
霍韜
青城丈人
青山白云人
青幕子?jì)D
青童
青陽楷
青霞子
靚禪師
靖天民
靖康臣僚
靜山
靜照
靜維
靜諾
靳學(xué)顏
靳宗
靳應(yīng)升
靳昂
靳更生
靳榮藩
靳貴
靼韃啞
鞠華翁
鞠愷
鞠懙
鞠濂
鞠耀奎
鞠遜行
精選古詩
將發(fā)益津答王存初勛部時(shí)島夷犯朝鮮
守錢五卿使君二首其一
守錢五卿使君二首其二
題莫廷韓所制蘭竹圖歌后
度庾嶺謁張文獻(xiàn)公祠三首其一
度庾嶺謁張文獻(xiàn)公祠三首其二
度庾嶺謁張文獻(xiàn)公祠三首其三
侍御王公生祠
古詩名句
不知若個(gè)思凡世,夢入君家載紫云
稻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紙上翻身看,應(yīng)見團(tuán)團(tuán)董卓臍
垂絲美女弄春絨,鐵干貞姜賦國風(fēng)
兩樣心腸一般色,畫工描取莫相同
紫薇易開亦易殘,紫薇熱客有時(shí)寒
何如墨史將吟伯,歲歲年年畫里看
海國名花說水仙,畫中顏貌更嬋娟
查古詩
搜索
傳烽歌
作者:
戚繼光
朝代:
明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門沖。
一炮三旗臺頭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
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馬蘭中。
三炮一旗墻子嶺,三炮二旗曹家烽。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沖。
千賊以上是大舉,百里以外即傳烽。
賊近墻加黑號帶,夜晚添個(gè)大燈籠。
若是夜間旗不見,火池照數(shù)代旗紅。
賊若潰墻進(jìn)口里,仍依百里號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賊,止傳本協(xié)各成功。
單用炮聲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墻皆一炮,石門喜曹二炮從。
臺頭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馬石塘烽。
零賊東西一時(shí)犯,兩頭炮到一墩重。
該墩停炮分頭說,東接西來西接?xùn)|。
但凡接炮聽上首,炮后梆響接如風(fēng)。
炮數(shù)梆聲聽的確,日旗夜火辨分明。
詩句欣賞
MORE+
楊柳葉干前夜雨,芙蓉花老及時(shí)霜
出處:
閏重陽邀眾社集座中又呈一律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極知酒是消愁物,何處臺非戲馬場
出處:
閏重陽邀眾社集座中又呈一律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拉得相知開口笑,不嫌醉倒菊籬傍
出處:
閏重陽邀眾社集座中又呈一律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空野平無盜,長河凍絕船
出處:
歲暮不及去城中偶吟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城中未可去,江上正堪眠
出處:
歲暮不及去城中偶吟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飽飯何曾缺,燒柴不費(fèi)錢
出處:
歲暮不及去城中偶吟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且從俗人語,打夥過殘年
出處:
歲暮不及去城中偶吟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荊樹江城隔,梅花歲事殘
出處:
移居城中柬招溪上兩兄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曾經(jīng)知別苦,敢道路行難
出處:
移居城中柬招溪上兩兄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凍雪銷泥濕,霜風(fēng)吹面寒
出處:
移居城中柬招溪上兩兄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一尊今到手,來為話辛酸
出處:
移居城中柬招溪上兩兄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冰澗擁流澌,春回萬壑姿
出處:
途中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水清魚尾活,泥濘馬蹄遲
出處:
途中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城郭來將晚,江村到幾時(shí)
出處:
途中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欲沽無好店,何日有新詩
出處:
途中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何處春偏勝,江門自好風(fēng)
出處:
江門擬白三十首(錄二首)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酒旗斜路口,花信短墻東
出處:
江門擬白三十首(錄二首)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多病一居士,雙鬟二小童
出處:
江門擬白三十首(錄二首)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題詩嵩雒去,可是白家翁
出處:
江門擬白三十首(錄二首)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何處春偏勝,江門舊草堂
出處:
江門擬白三十首(錄二首)
作者:
石沆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炮三旗臺頭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
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馬蘭中。
三炮一旗墻子嶺,三炮二旗曹家烽。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沖。
千賊以上是大舉,百里以外即傳烽。
賊近墻加黑號帶,夜晚添個(gè)大燈籠。
若是夜間旗不見,火池照數(shù)代旗紅。
賊若潰墻進(jìn)口里,仍依百里號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賊,止傳本協(xié)各成功。
單用炮聲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墻皆一炮,石門喜曹二炮從。
臺頭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馬石塘烽。
零賊東西一時(shí)犯,兩頭炮到一墩重。
該墩停炮分頭說,東接西來西接?xùn)|。
但凡接炮聽上首,炮后梆響接如風(fēng)。
炮數(shù)梆聲聽的確,日旗夜火辨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