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梁濟平
梁浚
梁涉
梁清寬
梁清標
梁清格
梁清芬
梁清遠
梁湛然
梁滔
梁潛
梁炫
梁燾
梁煌晰
梁熙
梁燧
梁獻
梁玉姬
梁玉繩
梁珍
梁瓊
梁瑜
梁直
梁相
梁真素
梁知錄
梁知微
梁神薦
梁穗奇
梁立曦
精選古詩
織錦詞
贈趙希哲還河南,仍寄其父太醫(yī)
蓮塘曲
過歌風臺
讀易處,為俞文輔賦
風木歌,為褚本中賦,并寄徐一夔
送馮以清知事赴成都右衛(wèi)幕府
西溪柳,送人赴京
古詩名句
津柎綽電轉,節(jié)杖沛云屯
材力秋茶悴,羈棲夏屋尊
低心研故紙,恃直瀝狂言
終信金能斷,全忘玉有璊
花留吳苑好,醴喜楚筵溫
賦分甘荒野,承家愧德門
聲施仍艾獵,骨相奈虞翻
蕓蝕書千袟,塵糊繡幾番
查古詩
搜索
答疑(古風)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嚼文煮字事何補,作詩原是一傻趣。
好似織娘叫咿呀,鎮(zhèn)日不出一疋布。
鬻之不能換谷糧,炊之未可代薯蕷。
無人酬汝以傭金,誰家倩汝為傾訴。
滿腦風云花月情,一腔不合時宜語。
八百竿子不相干,也勞亢奮發(fā)情緒。
執(zhí)物強情亂彈琴,胡向雷門搥布鼓。
窮者笑爾吃飽撐,富者嗤爾自尋苦。
可憐極慮與殫思,終日叨叨復絮絮。
搜句未管數(shù)九天,敲韻不避三伏暑。
飄逸未能追謫仙,工到遠不及杜甫。
君不聞,古來作詩十九貧,終生盡被儒冠誤。
又不見,東坡因詩坐烏臺,梁鴻因詩竄鄒魯。
明清之事子自詳,歷史教訓能罔顧?噫吁戲!世俗之見固為多,證詞鑿鑿非無據(jù)。
倘若斯情似君言,豈能古今騷人繼無數(shù)?詩歌浩如煙海來,千古不衰緣何故?余謂君之見何卑,奚將物惠作歸附!自從思維授與人,生存已非粟和布。
群居使人思文明,發(fā)展使人思法度。
愛美使人啟心靈,自由使人思秩序。
倫理道德應而生,禮貌義理風氣樹。
公義日與人相偕,行為意向分愛惡。
人性見解各高低,五中自有舍和取。
心弦顫動應而鳴,來似春潮夾風雨。
或感傷;或傾慕。
或不平;或規(guī)喻。
或憂家國薦忠言,或為才氣喧抱負。
豈以溫飽志平生,精神遠比物質富。
豈不聞,魚蟲鳥獸不如人,尚有鳴嘯及歌舞!夫人何乃翻無情?不及架上一鸚鵡?喜怒哀樂人之常,有動乎中寧不吐。
千種情事敲心扉,感悟自然見詩賦。
中華文明五千年,詩之國度世皆譽。
發(fā)揚光大正其時,實我神州藝林庫。
繼承傳統(tǒng)賦新聲,即令困貧曷不務?況復尚可破寂寥,修養(yǎng)身心傾積愫
。
若斯美事胡不為?人生空如一腐蛀。
歷史悲劇雖曾演,未見前人為封步。
況今已逾新紀元,君也無乃深乎慮!枉落言筌與君言,真締原只略為敘。
何妨君亦試為之,方信吾言不負汝。
詩句欣賞
MORE+
猶然嗔怪同行,要吃諸人四大
出處:
十八羅漢漂海偈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咄,天無底地無蓋,好個極樂世界
出處:
十八羅漢漂海偈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不去看經念偈,卻來神通游戲
出處:
十八羅漢游戲偈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自夸能殺怨賊,好意翻成惡意
出處:
十八羅漢游戲偈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咦,南無阿彌陀佛,春夏秋冬四季
出處:
十八羅漢游戲偈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楚國有一士,胸中無一字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令人讀漢書,便道賴有此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蓋世聰明者,非君竟誰與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所以羅盱江,平生獨推許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君生良不虛,君死何曾死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師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我年長于君,視君是先知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君言吾少也,如夢亦如癡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去去學神仙,中道復棄之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歸來山中坐,靜極心自怡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大事茍未明,兀坐空爾為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行行還出門,逝者在于斯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動移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仰天一長嘯,茲事何太奇
出處:
哭耿子庸
作者:
李贄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好似織娘叫咿呀,鎮(zhèn)日不出一疋布。
鬻之不能換谷糧,炊之未可代薯蕷。
無人酬汝以傭金,誰家倩汝為傾訴。
滿腦風云花月情,一腔不合時宜語。
八百竿子不相干,也勞亢奮發(fā)情緒。
執(zhí)物強情亂彈琴,胡向雷門搥布鼓。
窮者笑爾吃飽撐,富者嗤爾自尋苦。
可憐極慮與殫思,終日叨叨復絮絮。
搜句未管數(shù)九天,敲韻不避三伏暑。
飄逸未能追謫仙,工到遠不及杜甫。
君不聞,古來作詩十九貧,終生盡被儒冠誤。
又不見,東坡因詩坐烏臺,梁鴻因詩竄鄒魯。
明清之事子自詳,歷史教訓能罔顧?噫吁戲!世俗之見固為多,證詞鑿鑿非無據(jù)。
倘若斯情似君言,豈能古今騷人繼無數(shù)?詩歌浩如煙海來,千古不衰緣何故?余謂君之見何卑,奚將物惠作歸附!自從思維授與人,生存已非粟和布。
群居使人思文明,發(fā)展使人思法度。
愛美使人啟心靈,自由使人思秩序。
倫理道德應而生,禮貌義理風氣樹。
公義日與人相偕,行為意向分愛惡。
人性見解各高低,五中自有舍和取。
心弦顫動應而鳴,來似春潮夾風雨。
或感傷;或傾慕。
或不平;或規(guī)喻。
或憂家國薦忠言,或為才氣喧抱負。
豈以溫飽志平生,精神遠比物質富。
豈不聞,魚蟲鳥獸不如人,尚有鳴嘯及歌舞!夫人何乃翻無情?不及架上一鸚鵡?喜怒哀樂人之常,有動乎中寧不吐。
千種情事敲心扉,感悟自然見詩賦。
中華文明五千年,詩之國度世皆譽。
發(fā)揚光大正其時,實我神州藝林庫。
繼承傳統(tǒng)賦新聲,即令困貧曷不務?況復尚可破寂寥,修養(yǎng)身心傾積愫。
若斯美事胡不為?人生空如一腐蛀。
歷史悲劇雖曾演,未見前人為封步。
況今已逾新紀元,君也無乃深乎慮!枉落言筌與君言,真締原只略為敘。
何妨君亦試為之,方信吾言不負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