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guó)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余大雅
余天遂
余天錫
余子侯
余子畏
余季芳
余學(xué)益
余宏孫
余寅
余寅亮
余堯臣
余干
余慶遠(yuǎn)
余慶長(zhǎng)
余延良
余廷燦
余弼
余懷
余思復(fù)
余愚
余授
余敏紳
余文儀
余文涵
余文靖
余旭
余晉祺
余晦
余有丁
余本
精選古詩
水調(diào)歌頭·登黃鶴樓
卜算子
西江月詠松
少年游學(xué)余偶感
浪淘沙記某同學(xué)言
金縷曲自重慶赴石壁中學(xué)
柳梢青初到石壁
訴衷情石壁生活
古詩名句
始知湖海氣,多在少年場(chǎng)
德里稱潨口,耆英曰鷺汀
王正開四日,春酒祝千齡
玉竦前階樹,弧懸南極星
由來仁者壽,不用五禽經(jīng)
曾聞萬事足,能棄一官歸
先飯今猶健,遐齡古已稀
尊中鄭虔酒,膝下老萊衣
查古詩
搜索
鰻井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飛來山上西厓水,竅眼彎環(huán)才一咫。
蹄小應(yīng)知非虎跑,手掬聊堪洗牛耳。
丘尼作隊(duì)罷燃香,剩指猶能接線量。
俯仰不愁官導(dǎo)落,依希似放轆轤長(zhǎng)。
疇知此井深難測(cè),疇知個(gè)是靈鰻宅。
金光抽線等蟾酥,銀竹翻盆救龜折。
有時(shí)緣壁上浮屠,白肚藍(lán)鱗攪柱粗
。
昨來豈是褒神降,今去寧非孔甲逋。
金山詒黿,黿宜不來。
靈鰻一去,竟何嫌猜。
伊誰下石,于井之中。
尾傷不掉,令子不終。
三年乾潦食人肉,今年小漿湖波濲。
菜花黃,麥苗綠。
詩句欣賞
MORE+
清風(fēng)時(shí)一灑,默坐聽漁歌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蚊蚋何曾炒,煙霞敢自多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一竿持白月,萬頃釣晴波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茲事還堪領(lǐng),將衣制芰荷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秫酒澆時(shí)變,烏巾到老存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一任兒曹懶,清風(fēng)自掃門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每每親秋菊,欣欣涉曉園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班荊羅父老,披褐倒杯樽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春換青絲柳,山深白板門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懶將貪睡息,屢屢向人言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掩耳無多事,支頤就小床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夢(mèng)恬香篆細(xì),酒醒布衾涼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白月天留照,浮云世易忘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倉皇那浪起,顛倒著衣裳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藜杖何曾吝,浮云只自陰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春花方蓓蕾,天地與歌吟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自爾窮幽興,何須問賞音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鐘期雙耳孔,千古杳難尋
出處: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蹄小應(yīng)知非虎跑,手掬聊堪洗牛耳。
丘尼作隊(duì)罷燃香,剩指猶能接線量。
俯仰不愁官導(dǎo)落,依希似放轆轤長(zhǎng)。
疇知此井深難測(cè),疇知個(gè)是靈鰻宅。
金光抽線等蟾酥,銀竹翻盆救龜折。
有時(shí)緣壁上浮屠,白肚藍(lán)鱗攪柱粗。
昨來豈是褒神降,今去寧非孔甲逋。
金山詒黿,黿宜不來。
靈鰻一去,竟何嫌猜。
伊誰下石,于井之中。
尾傷不掉,令子不終。
三年乾潦食人肉,今年小漿湖波濲。
菜花黃,麥苗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