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趙孟杰
趙孟淳
趙孟禹
趙孟謙
趙孟頫
趙學(xué)泗
趙安仁
趙完璧
趙宗萬
趙宗儒
趙宗吉
趙宗德
趙宗瀚
趙宗猷
趙宗鉉
趙宜生
趙宜誠
趙宰
趙宰父
趙家璧
趙寬
趙賓
趙寅
趙密夫
趙對澄
趙尊岳
趙居貞
趙屼
趙岍
趙岐
精選古詩
甲寅十一月感事
壬子七月病居湘鄉(xiāng)縣齋奉寄鈍庵先生用禁心韻
歲暮寄懷季陶
題亞子磨劍室詩后
觀落花夢
為春航題名小青墓作
題何靖祠壁示不識
閑居
古詩名句
恣意娛鷗鹿,無心詠劍琴
偶尋珍藥去,隨興入山深
魚鳥忘情地,巢箕寄隱身
青春空坐失,譽(yù)毀且隨人
轍涸唯思水,風(fēng)高莫問津
養(yǎng)真欣有托,努力守清貧
采蕨煙溪畔,流連炎嶺春
山中千古石,荒外一癡人
查古詩
搜索
鐘室行題淮陰侯傳后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黃河倒流日東轉(zhuǎn),地坼天摧鐘室晚。
志士千秋空扼腕,誰為淮陰明不反。
憶提利劍追重瞳,邂逅關(guān)前隆準(zhǔn)公。
登壇片語定劉項,豈須垓下知雌雄。
井陘戰(zhàn)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fēng)。
當(dāng)時楚漢在掌握,磊落千言辭蒯通。
固陵長驅(qū)三十萬,手挈神器歸真龍。
泰山為礪河為帶,欲齊伊呂稱元功。
寧知隆準(zhǔn)猜忌主,畏信雄圖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蹕朝行云夢渚。
朝行云夢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
列侯朝請亦奚忌,隱若大澤居長鯨。
陳豨相過理則有,舍人上變誰當(dāng)明。
遂令身首異都市,九族并命咸陽城。
嗟嗟呂姥豈辦此,固知漢主行叮嚀。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寧無名。
嗚呼季也實涼德,萬古愁云吊鐘室。
史臣徒贊寬大辭,百代梟雄定誰匹。
君不見三雄死,三呂立。
廁中愛姬人作彘,掌上佳兒血盈席。
天道好還如一日,長信宮深辟陽入。
愧殺長陵一抔土,冢中強(qiáng)魄無顏色。
君不見亞父當(dāng)年賜骸骨,虞姬效死陰陵側(cè)。
壯士至今猶悼惜,千秋為季寧為籍,嗟乎千秋為季寧為籍
。
詩句欣賞
MORE+
視彼土饅頭,終焉歸北邙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車輪日夜轉(zhuǎn),馬蹄朝暮忙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春蕙才吐馥,秋葉俄隕黃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織烏東西飛,關(guān)河露為霜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憶與君別時,雙蛾斗清揚(yáng)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于今舞鸞鏡,明月埋輝光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相思獨(dú)不見,愁縈九回腸
出處:
獨(dú)不見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吳絲織成霜雪香,玉纖裁剪縫衣裳
出處:
白纻辭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館娃宮中春夜長,歌舞雜沓娛君王
出處:
白纻辭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百杯進(jìn)酒樂未央,啟明又見星煌煌
出處:
白纻辭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鏡鸞忽掩明月光,捧心人去風(fēng)凄涼
出處:
白纻辭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妾薄命,自古然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人心多改移,終始難保全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金屋啟春朝,長門閉秋夕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雖能買詞賦,于事竟何益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請君囊中琴,彈我白頭吟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寧辭十指勞,但欲感君心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青絲絡(luò)馬黃金鞭,長安游俠多少年
出處:
少年行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胭脂坡上頻留連,樗蒲一擲輕萬錢
出處:
少年行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越羅蜀錦成堆積,明珠撒去何曾惜
出處:
少年行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志士千秋空扼腕,誰為淮陰明不反。
憶提利劍追重瞳,邂逅關(guān)前隆準(zhǔn)公。
登壇片語定劉項,豈須垓下知雌雄。
井陘戰(zhàn)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fēng)。
當(dāng)時楚漢在掌握,磊落千言辭蒯通。
固陵長驅(qū)三十萬,手挈神器歸真龍。
泰山為礪河為帶,欲齊伊呂稱元功。
寧知隆準(zhǔn)猜忌主,畏信雄圖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蹕朝行云夢渚。
朝行云夢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
列侯朝請亦奚忌,隱若大澤居長鯨。
陳豨相過理則有,舍人上變誰當(dāng)明。
遂令身首異都市,九族并命咸陽城。
嗟嗟呂姥豈辦此,固知漢主行叮嚀。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寧無名。
嗚呼季也實涼德,萬古愁云吊鐘室。
史臣徒贊寬大辭,百代梟雄定誰匹。
君不見三雄死,三呂立。
廁中愛姬人作彘,掌上佳兒血盈席。
天道好還如一日,長信宮深辟陽入。
愧殺長陵一抔土,冢中強(qiáng)魄無顏色。
君不見亞父當(dāng)年賜骸骨,虞姬效死陰陵側(cè)。
壯士至今猶悼惜,千秋為季寧為籍,嗟乎千秋為季寧為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