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懿曾
李成憲
李戣
李戩
李才
李承之
李承五
李承漢
李承烈
李承箕
李承芳
李承誥
李承謨
李撫辰
李抱一
李拙
李拯
李拱
李持正
李摯
李振唐
李振聲
李振祖
李振裕
李振鈞
李損之
李揆
李搏
李播
李攀龍
精選古詩
溪居圖
二仙像其一
二仙像其二
月娥扇面
陸本高鏡奩紅梅
群峰春曉圖贈王士貞之官三山
喬松雙鵠圖為俞仲和賦
畫梅其一
古詩名句
此去鵬程知有日,莫同斥鴳困藩籬
虎頭燕頷一將軍,忠孝家傳遠近聞
馬上錦衣明曉日,腰間寶劍動星文
鶚書交薦新恩寵,鸞誥褒封舊烈勛
遙想麾旌明到日,狼煙不起絕妖氛
曉辭金闕出神州,此去分明是晝游
紅荔丹山閩海興,錦衣蘭棹潞河舟
涼生驛路消殘暑,鷹度關(guān)山屬早秋
查古詩
搜索
游張公善權(quán)二洞歌寄孔嘉仲蔚淳父伯起幼于兄弟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我昔攀天門,下視九土青。
偶然咳唾忤風伯,吹落江湖成客星。
男兒生不能學(xué)向子平,棄家游五岳。
又不能學(xué)袁夏甫,坐臥土室中步武,名山惜雙腳。
以茲欲作二洞游,跌宕不辭真宰愁。
培塿張公,頹然土丘。
一線乍啟,萬奇中抽。
陰風冥森下無際,時見磔鶻仍驚虬。
嵯峨中堂聳玉柱,的皪兩序懸鳴球。
白云一歸不得出,石床眠云古時濕。
太始以來無日月,燭龍銜珠曜璇闕。
野夫出茲山,兩足已如臏。
猶能賈馀勇,對客卻籃筍。
玉潭濯皎潔,瓊樹攬輪囷。
秋風興來骨欲顛,掛帆飛榜凌蒼煙。
荒雞一鳴至善權(quán),善權(quán)浮屠高插天。
高插天國山,山青不能鎖。
吳時碑,隋時殿,唐時松柏夾道左。
陰巘盤拿白龍跡,朱梁擘畫雷神火。
坤軸兮自搖,乾門兮陡開。
上有谽谺蚴蟉之巖崖兮,搆飛空之樓閣,下有滭浡訇磕之流湍兮,殷坼地之風雷。
接睫燕蝠,鉤衣莓苔。
空青乍明水碧闇,赤瑕駁犖黃金摧。
泠然仙樂奏其底,令我欲出仍徘徊。
揮手謝山靈,裁書報彭俞。
及示黃張二三子,搜奇擅秘須吾徒
。
自古名山在天地,珍重能容異人至。
宛委云藏軒帝書,祝融雨洗司空字。
張公之名經(jīng)頗傳,善權(quán)泯泯殊堪憐。
我歌二洞汝當和,煙霞吐色三千年。
詩句欣賞
MORE+
佛遠無新供,僧閑自古顏
出處:
登天湖山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寒泉生石井,垂蔦翳松關(guān)
出處:
登天湖山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不緣殘照斂,唱詠未言還
出處:
登天湖山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欹閣倚危巔,疏鐘破暝煙
出處:
登上天竺閣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澗回遙帶合,峰抱翠濤連
出處:
登上天竺閣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無復(fù)容塵地,剛余看月天
出處:
登上天竺閣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想應(yīng)風雨夜,枯坐更通玄
出處:
登上天竺閣
作者:
姜龍
朝代:
明
古鏡不自惜,遙兼千里音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懸之照肝膽,奚啻雙南金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圓質(zhì)凝精光,螭盤古銘深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明月入我懷,聊復(fù)理吾簪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與君別幾時,鬢發(fā)雪已盈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冉冉悲年暮,悠悠空陸沉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愿言保不缺,報君久要心
出處:
酬劉子古鏡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訪爾陽山曲,迢迢丘壑重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青冥恣遐矚,麋鹿伴孤蹤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高枕低云嶠,疏林度遠鐘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徑余重九菊,門倚兩三松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避地霧中隱,鳴琴竹下逢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夜長思共醉,老去愿相從
出處:
至陽山訪岳山人
作者:
陸俸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偶然咳唾忤風伯,吹落江湖成客星。
男兒生不能學(xué)向子平,棄家游五岳。
又不能學(xué)袁夏甫,坐臥土室中步武,名山惜雙腳。
以茲欲作二洞游,跌宕不辭真宰愁。
培塿張公,頹然土丘。
一線乍啟,萬奇中抽。
陰風冥森下無際,時見磔鶻仍驚虬。
嵯峨中堂聳玉柱,的皪兩序懸鳴球。
白云一歸不得出,石床眠云古時濕。
太始以來無日月,燭龍銜珠曜璇闕。
野夫出茲山,兩足已如臏。
猶能賈馀勇,對客卻籃筍。
玉潭濯皎潔,瓊樹攬輪囷。
秋風興來骨欲顛,掛帆飛榜凌蒼煙。
荒雞一鳴至善權(quán),善權(quán)浮屠高插天。
高插天國山,山青不能鎖。
吳時碑,隋時殿,唐時松柏夾道左。
陰巘盤拿白龍跡,朱梁擘畫雷神火。
坤軸兮自搖,乾門兮陡開。
上有谽谺蚴蟉之巖崖兮,搆飛空之樓閣,下有滭浡訇磕之流湍兮,殷坼地之風雷。
接睫燕蝠,鉤衣莓苔。
空青乍明水碧闇,赤瑕駁犖黃金摧。
泠然仙樂奏其底,令我欲出仍徘徊。
揮手謝山靈,裁書報彭俞。
及示黃張二三子,搜奇擅秘須吾徒。
自古名山在天地,珍重能容異人至。
宛委云藏軒帝書,祝融雨洗司空字。
張公之名經(jīng)頗傳,善權(quán)泯泯殊堪憐。
我歌二洞汝當和,煙霞吐色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