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絮窗
劉純煒
劉純臣
劉綱
劉綸
劉細君
劉紹分攴
劉紹寬
劉繹
劉繪
劉統(tǒng)勛
劉繼增
劉績
劉綺莊
劉繩祖
劉維嵩
劉綰
劉緩
劉羲叟
劉翠翠
劉翰
劉翼
劉翼之
劉翼明
劉耕
劉肅
劉肇國
劉肇均
劉育英
劉勝
精選古詩
游三洞金盆諸峰絕句二十首
曉窗禽語二首
曉窗禽語二首
題丹井二首
題丹井二首
題丹灶
題石羊二首
題石羊二首
古詩名句
亦知違世非君意,無那輕陰攪獨愁
與君誰共帝城游,中路摶風有去留
藥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勞師指示安心法,欲覓心安總未能
一自丹青句題后,白云秋色重蒼然
若比美人何所似,太真柔膩出蘭湯
祗恐無述底衰老,天恩帝力空懷抱
南紀恩波闊,中興德業(yè)昌
查古詩
搜索
武夷行贈王石沙侍御按閩
作者:
王立道
朝代:
明
使君驄馬雙紫纓,繡衣晃晃初日明。
慨然別我向閩越,索我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巒赤嶂雙千尋。
連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尅畫芙蓉森。
我聞此中靈氣聚,往往群仙下芝羽。
地脈似與三山通,終南王屋那能伍。
秦人初識武夷君,漢世曾傳封禪文。
鸞車一去千巖暝,幔亭綵屋飛氤氳。
懸崖石室何年發(fā),坐視人寰意超越。
明月時窺仙灶丹,流霞常護靈函骨。
丹成骨蛻故依然,瑤草瑯玕滿洞天。
樵客問津花落處,山人得道鶴歸年。
吁嗟名境豈常遇,昔賢千載悲同趣。
謫仙天姥空夢游,昌黎華岳窮歸步
。
我亦曾修餐玉方,青城石髓誰能將。
吹笙浪擬追吾祖,執(zhí)戟猶慚作漢郎。
羨君斯行真自得,而我猶憐阻南北。
何人還同賡棹歌,頹然不辨滄洲色。
詩句欣賞
MORE+
亦知違世非君意,無那輕陰攪獨愁
出處:
初春飲張氏伯仲園皇甫子循以疾不與貽詩見艷未及造訪先此有答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與君誰共帝城游,中路摶風有去留
出處:
子與追于鱗不及喜余后至有作遂成和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藥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出處:
洪武中發(fā)三千僧戍邊尹山隆法師請焚身以寬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濟旱人主嘉之為詩以紀其事且悉賜三千僧牒后百八十年初地婆羅門王世貞得其遺像塔銘讀之敬題于后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勞師指示安心法,欲覓心安總未能
出處:
病后承伴松虛白二上人以法語見示輒成三絕奉報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一自丹青句題后,白云秋色重蒼然
出處:
題王子裕僉憲詩畫冊后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若比美人何所似,太真柔膩出蘭湯
出處:
酒品前后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祗恐無述底衰老,天恩帝力空懷抱
出處:
南極歌癸酉壽辰
作者:
趙完璧
朝代:
明
南紀恩波闊,中興德業(yè)昌
出處:
上大司馬劉公二十八韻
作者:
葉春及
朝代:
明
且將酩酩酬時序,中散從來七不堪
出處:
端陽前二日宗陽約游西湖同游葉韡夫嚴體恕姚抗之侄孫世俊得堪字
作者:
葉春及
朝代:
明
窗含滄海越東雨,檐接明河天上秋
出處:
瞻遠樓為宋大參伯鎮(zhèn)賦
作者:
謝榛
朝代:
明
西署為郎已著名,分符歲暮此專城
出處:
劉太守以德之大梁予將赴潞安賦此言別
作者:
謝榛
朝代:
明
十萬章臺柳,玲瓏拂翠鈿
出處:
艷曲十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紗帽挈隱囊,翹然布衣俠
出處:
汪生惟德工奕而溫然長者行持卷乞言為賦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井陘戰(zhàn)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
出處:
鐘室行題淮陰侯傳后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
出處:
鐘室行題淮陰侯傳后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丈人耽奕自蚤歲,飛將詞林絕無對
出處:
圍棋歌贈黃生應魁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四百八十金銀臺,會策黎眉入天目
出處:
武林大雪程太學仲凱邀同張總戎黃刺史徐司理錢文學呂山人汎棹湖中泊南岸放歌徒步入龍井汲泉瀹茗延賞至暮乃歸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一朝匕首刺秦國,白虹千丈垂嶙峋
出處:
易水壚頭放歌懷慶卿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丈夫樹立固當爾,那令異物長潛藏
出處:
雙劍篇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岳色含杯墮,江流臥榻懸
出處:
奉寄王江州六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慨然別我向閩越,索我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巒赤嶂雙千尋。
連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尅畫芙蓉森。
我聞此中靈氣聚,往往群仙下芝羽。
地脈似與三山通,終南王屋那能伍。
秦人初識武夷君,漢世曾傳封禪文。
鸞車一去千巖暝,幔亭綵屋飛氤氳。
懸崖石室何年發(fā),坐視人寰意超越。
明月時窺仙灶丹,流霞常護靈函骨。
丹成骨蛻故依然,瑤草瑯玕滿洞天。
樵客問津花落處,山人得道鶴歸年。
吁嗟名境豈常遇,昔賢千載悲同趣。
謫仙天姥空夢游,昌黎華岳窮歸步。
我亦曾修餐玉方,青城石髓誰能將。
吹笙浪擬追吾祖,執(zhí)戟猶慚作漢郎。
羨君斯行真自得,而我猶憐阻南北。
何人還同賡棹歌,頹然不辨滄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