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傅于天
傅亮
傅以漸
傅伯壽
傅伯成
傅伯達
傅作楫
傅光宅
傅卓然
傅咸
傅圭
傅均
傅垣
傅培
傅增淯
傅壅
傅大詢
傅子云
傅子余
傅子容
傅子建
傅宏
傅宏烈
傅宗教
傅定保
傅宣山
傅賓賢
傅察
傅壽彤
傅壽萱
精選古詩
閉門
故國
送章子發(fā)至雷嶺
贈陳生
常山臥雪亭
居庸歌贈張心齋侍御
九月二十四日早朝
中秋清源公署
古詩名句
澹日冷平皋,寒林倚荒圃
招邀上孤亭,不記春前路
憶昨早春游,晞陽媚煙樹
冰開新水融,蘆長才如箸
隔林紅杏花,啼鶯不知處
日月曾幾何,蒼涼失其故
一年京雒中,十丈迷塵霧
何期心眼開,噩夢如初寤
查古詩
搜索
九疑篇紀(jì)游作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九疑連蜷接南斗,顧視群山駿奔走。
三湘秀色如虹橫,萬壑虛濤作雷吼。
雷吼虹橫自古今,徭吹牧唱愁人心
。
春秋牲玉薦明祀,褰帷誰復(fù)來登臨。
金侯自是循良者,夙駕行春度平野。
桃花開落訟庭靜,邀我尋幽舜祠下。
我來曉逐東風(fēng)行,千樹萬樹皆流鶯。
六鰲蹙沓谷神動,仿佛箾韶天際迎。
天際相攜躡飛步,自笑登高未能賦。
輕袂飄飄縈紫氛,曲磴盤盤出蒼霧。
蒼霧紫氛長不消,木石欹側(cè)鹿豕驕。
重華靈墳莽何處,英娥淚竹空蕭蕭。
此邦路隔關(guān)河外,豈有鳴條葬炎海。
倦勤已矣復(fù)來巡,抱烏弓者曾誰在。
嗚呼野死胡足稽,金輿蕪沒山鳥啼。
陟方之說誤千古,捐佩無言春日西。
日西秉燭斜巖款,笑向全侯嫌晝短。
多露驚看征旆濕,靈風(fēng)忽送清笳滿。
歸來祠下月微明,颯颯垂裳如有聲。
明朝拜別巾車去,更聽流鶯消客情。
詩句欣賞
MORE+
縱令吹著雙飛去,還解雙含禍水來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空勞國色更針神,雨露恩移別院新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記取蒲生塘上曲,九泉差勝姓甄人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夜涼清吹夾車來,菡萏秋蘭水陸開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何限風(fēng)光何限月,有誰能嗣建安才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燕頷風(fēng)云切大荒,雕鞍新熱冷紅妝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權(quán)奇到底應(yīng)須盡,其奈蛾眉也是霜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玉腕交加摘露房,生憎孟姥妒檀郎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榜來蘭楫吹令遠(yuǎn),引去蓮歌咽不揚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步屧尋春傍若耶,雙環(huán)白足洗輕紗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興來莫踏云門寺,處處青簾賣酒家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裊裊婷婷驕上春,狂風(fēng)搖蕩不由身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君王莫問吹多少,可是吳郎畫里人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摘來桑葉喂蠶肥,繅得流黃夜上機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愁說上方初進御,君王別選越羅衣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墮馬胡姬不動塵,飛鞍一躍轉(zhuǎn)如神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莫輕乘自侯門過,惹得梁家髻樣新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何曾鵲印在龍荒,止許雙蛾鎖洞房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秋夜縱長猶有夢,無情無思對斜陽
出處:
古樂府雜題二十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蕭山竹箭美于玉,湘湖莼菜綠勝絲
出處:
送李德宣之蕭山司訓(xùn)二絕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三湘秀色如虹橫,萬壑虛濤作雷吼。
雷吼虹橫自古今,徭吹牧唱愁人心。
春秋牲玉薦明祀,褰帷誰復(fù)來登臨。
金侯自是循良者,夙駕行春度平野。
桃花開落訟庭靜,邀我尋幽舜祠下。
我來曉逐東風(fēng)行,千樹萬樹皆流鶯。
六鰲蹙沓谷神動,仿佛箾韶天際迎。
天際相攜躡飛步,自笑登高未能賦。
輕袂飄飄縈紫氛,曲磴盤盤出蒼霧。
蒼霧紫氛長不消,木石欹側(cè)鹿豕驕。
重華靈墳莽何處,英娥淚竹空蕭蕭。
此邦路隔關(guān)河外,豈有鳴條葬炎海。
倦勤已矣復(fù)來巡,抱烏弓者曾誰在。
嗚呼野死胡足稽,金輿蕪沒山鳥啼。
陟方之說誤千古,捐佩無言春日西。
日西秉燭斜巖款,笑向全侯嫌晝短。
多露驚看征旆濕,靈風(fēng)忽送清笳滿。
歸來祠下月微明,颯颯垂裳如有聲。
明朝拜別巾車去,更聽流鶯消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