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崔靜
崔頌
崔顥
崔骃
崔鶠
崔鴻
崔黃臣
崖州女子
崧駿
嵇元夫
嵇含
嵇喜
嵇康
嵇文駿
嵇曾筠
嵇永仁
嵇永福
嵇璜
嵇紹
嵊縣令
嵚櫟子
嵩山
嵩山女
嵩岳諸仙
嵩禪師
川官
左偃
左國璣
左宗棠
左宗植
精選古詩
觀音大士贊其二
觀音大士贊其三
訥堂
達磨祖師贊其三
達磨祖師贊其一
懷古
靈照女贊
花光十梅平地回春
古詩名句
封侯夫婿重,送別豈無情?
沛公薄兒女,父子且無情;呂雉忘夫婦,鋤劉亦勺羹
修史傳千古,威儀化漢宮
于今興女學,莫愧大家風
女子修才德,尤宜體氣雄
試看漢宮事,婕妤勇當熊
銅雀羅聲伎,曹瞞欲望饞
兒家好夫婿,威武鎮(zhèn)江南
查古詩
搜索
贈別王季野判官入閩兼柬其弟季耕照磨
作者:
王祎
朝代:
元末明初
維王望閩中,載德今奕世。
堂堂忠憫公,致身當宋季。
道學承紫陽,名位埒真魏。
忠憫實猶子,全閩屬制置。
天兵既南征,奉籍來附?。
世皇重嘉嘆,仍托七閩寄。
嗟哉日本役,遺忠更昭晰。
是生清獻公,犖犖公輔器。
髫年擢縣宰,弱歲膺閫貳。
揚歷參大藩,率用儒飭吏。
廉名貴華皓,重望壓同異。
英英群公子,金昆聯(lián)玉季。
維君美無度,梧竹含標致。
詞華丹鳳毛,宦業(yè)皂雕翅。
譬如昆山玉,不琢自純粹。
又如古干將,芒采不可閟。
自馀諸伯仲,家業(yè)俱善繼。
僑居吳中久,門閥擅崇貴。
良田與美宅,先帝之所賜。
忽時遭艱危,干戈遍天地。
吳城甲江左,曾是一朝棄
。
嗟君脫虎口,老幼得攜累。
錢唐及金華,亦是少安憩。
世涂仍多虞,更作入閩計。
喜茲新命攽,拔擢南劍倅。
南劍介閩關,忠憫所嘗治。
詎期未百年,乃睹拜廳事。
頗聞故里間,丘壟多蕪廢。
晝錦人所誇,行矣毋濡滯。
念昔陪英游,十載托深契。
時方樂承平,南吳北燕薊。
春嬉并游鞭,夜宴接歌袂。
時時發(fā)吟詠,倡和忘夢寐。
茲樂豈復得,臨風起歔欷。
黃塵障赤日,驛道千里逝。
愿言寶爾軀,遠大自今始。
慷慨丈夫懷,悽惻兒女淚。
贈篇覺詞繁,庶用為君慰。
詩句欣賞
MORE+
絕頂秋光面面回,平分吳楚一登臺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尊前白日雙龍下,屐底青天萬象開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握麈并高詞客興,含毫深憶大夫才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銀蟾漸起東南色,遮莫驪歌薄暮催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漫向名山賦別離,芳尊才愜故人期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嬋娟萬里猶今夕,兄弟中原自一時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地擁蘭皋馀氣色,天回濲水盡漣漪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使君大有襄陽興,醉舞何妨并接?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彩筆曾將擅帝京,何來愁病臥高城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乾坤漸老文園客,湖海猶深魏闕情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一代應徐非異域,千秋潘陸是同盟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相逢此夕雖云易,忍掛青帆月下行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一時賓主并風流,無柰離心傍客舟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待月總攜天柱興,觀濤俄失廣陵游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凄清畫角同歸暮,縹緲寒砧獨去愁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笑殺平原期十日,不禁盧女望刀頭
出處: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于蘭陰山得詩四首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領袖三朝岳降神,乞歸江畔有閑身
出處:
大司空朱公招余過訪余以病臥不獲赴意甚感焉輒成小詩奉寄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云霄北望猶明主,日月中原自老臣
出處:
大司空朱公招余過訪余以病臥不獲赴意甚感焉輒成小詩奉寄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青玉乍攜扶骯臟,玄圭載錫偃經(jīng)綸
出處:
大司空朱公招余過訪余以病臥不獲赴意甚感焉輒成小詩奉寄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極知一水堪移棹,愁絕文園病肺人
出處:
大司空朱公招余過訪余以病臥不獲赴意甚感焉輒成小詩奉寄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堂堂忠憫公,致身當宋季。
道學承紫陽,名位埒真魏。
忠憫實猶子,全閩屬制置。
天兵既南征,奉籍來附?。
世皇重嘉嘆,仍托七閩寄。
嗟哉日本役,遺忠更昭晰。
是生清獻公,犖犖公輔器。
髫年擢縣宰,弱歲膺閫貳。
揚歷參大藩,率用儒飭吏。
廉名貴華皓,重望壓同異。
英英群公子,金昆聯(lián)玉季。
維君美無度,梧竹含標致。
詞華丹鳳毛,宦業(yè)皂雕翅。
譬如昆山玉,不琢自純粹。
又如古干將,芒采不可閟。
自馀諸伯仲,家業(yè)俱善繼。
僑居吳中久,門閥擅崇貴。
良田與美宅,先帝之所賜。
忽時遭艱危,干戈遍天地。
吳城甲江左,曾是一朝棄。
嗟君脫虎口,老幼得攜累。
錢唐及金華,亦是少安憩。
世涂仍多虞,更作入閩計。
喜茲新命攽,拔擢南劍倅。
南劍介閩關,忠憫所嘗治。
詎期未百年,乃睹拜廳事。
頗聞故里間,丘壟多蕪廢。
晝錦人所誇,行矣毋濡滯。
念昔陪英游,十載托深契。
時方樂承平,南吳北燕薊。
春嬉并游鞭,夜宴接歌袂。
時時發(fā)吟詠,倡和忘夢寐。
茲樂豈復得,臨風起歔欷。
黃塵障赤日,驛道千里逝。
愿言寶爾軀,遠大自今始。
慷慨丈夫懷,悽惻兒女淚。
贈篇覺詞繁,庶用為君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