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清旦
釋清晤
釋清晦
釋清止
釋清海
釋清滿
釋清素
釋清豁
釋清遠
釋清順
釋淵
釋源昆
釋燈
釋靈源
釋靈澄
釋靈裕
釋靈運
釋玄宗
釋玄寶
釋玄應(yīng)
釋玄本
釋王大夫
釋玿
釋珍南州
釋璉
釋瑞仙
釋用孫
釋用機
釋白幻
釋皓
精選古詩
同里吳仲機聚石族于窗外被之以菖蒲濯之以漣漪而象諸山焉大夫士咸詠歌之珠玉盈帙里人程仁表以仲機命來徵詩予養(yǎng)痾之日已久愧筆硯荒落且聞西席鄭予明編詩甚精于品鑒不知鄙作可以銓次否一笑一笑
題胡仲彝沖泥訪隱詩卷
東南山水瑰奇甲天下莫若天臺匡廬三茅武彝予嘗游焉其以溫泉名者如三山之天湯句曲之湯水又嘗游焉私怪句曲人頗以牲殺污辱之三山置士卒鋦鐍雖不同句曲污辱為王公貴人禁不得一澡浴者黃山予鄉(xiāng)闬之名山也距郡城百有馀里未嘗一即焉以游癸夘九月某日狂風怒號滕六大作予游焉浴于池甑蒸湯沸其氣如饙餾然內(nèi)池限以石甃外池瀕于溪流當水漲龍必潛泳易致湮塞蓋地產(chǎn)丹砂故也與句曲三山特異雖知群仙餉以瓊琳玉樹珍禽縞鶴但恨諸峰巘崿千態(tài)萬狀不能悉睹
題呂德昭雞肋集
壽萬松軒
和吳生維新
病中寄王鵬舉主簿
黃君季倫下顧槐塘山中瀕行具述院判相公天資高明識見超絕海內(nèi)人士以之權(quán)衡輕重子不可不往謁之明日入城府巧不相值歸而沉痾又復(fù)踰月輒陳鄙句謹候閽人以獻
古詩名句
高風慕浴沂,雩祭詠而歸
仁智樂山水,詩書暨古稀
不隨猛虎臥,且待鳳凰飛
君子兼文質(zhì),景星昭德輝
把劍向燈前,飄搖于是焉
零星一壺酒,明月大如拳
似曾相識夜,無可奈何天
已慣秋心遠,隨風入管弦
查古詩
搜索
袷祭頌述
作者:
李夢陽
朝代:
明
嗚呼大圣人,肇跡或漁樵
。
蒼龍戢其角,志固無丹霄。
德祖始側(cè)微,浚葉開皇朝。
禮蓋視后稷,面南統(tǒng)群昭。
大哉九廟儀,親盡敢不祧。
再遷及皇熙,世室閟以寥。
袷辰復(fù)來集,鳳凰鳴簫韶。
惟皇率百辟,孔祀自今朝。
白日照實旂,御氣如絳綃。
將將磬筦鳴,颯颯靈旗飄。
恍惚帝醉飽,諸王亦飄飄。
下有開國勛,偃蹇羅金貂。
愚臣叨對越,精魄為之搖。
鼓鐘送群公,玉戶風蕭蕭。
唐侯昔踐位,十八號神堯。
皇實秉敦默,龍性無逍遙。
道合天人際,志與神明超。
降祉倘冥漠,四海無征徭。
詩句欣賞
MORE+
羅浮仙夢不堪追,夜寒月冷誰傳信
出處:
鵲踏花翻
作者:
關(guān)鍵
朝代:
明
去年拋菂種池塘,今年墜粉香
出處:
阮郎歸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幾時得藕便絲長,何曾解斷腸
出處:
阮郎歸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驅(qū)燕子,打鴛鴦,摘蓮?fù)挡防?/a>
出處:
阮郎歸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擘開多半是空房,羞看枕簟雙
出處:
阮郎歸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漠漠微寒到水濱,半秋無恙似初春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鴛鴦來啄影中人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柳拂浪痕輕似夢,苔沿儂步細于塵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釀成閑恨為誰顰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魏學濂
朝代:
明
斗大江山,經(jīng)幾度、興亡事業(yè)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瞥眼處、英雄成敗,底須重說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香水錦帆歌舞罷,虎丘鶴市精靈歇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尚翻來、吳越舊春秋,傷心切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伍胥恥,荊城雪;申胥恨,秦庭咽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羞比肩種蠡,一時人杰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花月煙橫西子黛,魚龍沫噴鴟夷血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到而今、薪膽向誰論,沖冠發(fā)
出處:
滿江紅
作者:
吳易
朝代:
明
蕭娘樓畔,恰匆匆過了,菊花時節(jié)
出處:
念奴嬌
作者:
宮偉
朝代:
明
帆影拖霜逢小至,畫舫水嬉微怯
出處:
念奴嬌
作者:
宮偉
朝代:
明
繡閣春心,芳洲密約,執(zhí)手何曾別
出處:
念奴嬌
作者:
宮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蒼龍戢其角,志固無丹霄。
德祖始側(cè)微,浚葉開皇朝。
禮蓋視后稷,面南統(tǒng)群昭。
大哉九廟儀,親盡敢不祧。
再遷及皇熙,世室閟以寥。
袷辰復(fù)來集,鳳凰鳴簫韶。
惟皇率百辟,孔祀自今朝。
白日照實旂,御氣如絳綃。
將將磬筦鳴,颯颯靈旗飄。
恍惚帝醉飽,諸王亦飄飄。
下有開國勛,偃蹇羅金貂。
愚臣叨對越,精魄為之搖。
鼓鐘送群公,玉戶風蕭蕭。
唐侯昔踐位,十八號神堯。
皇實秉敦默,龍性無逍遙。
道合天人際,志與神明超。
降祉倘冥漠,四海無征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