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方中選
方豐之
方喬
方九功
方九敘
方于魯
方云翼
方京
方仁淵
方從義
方以智
方仲荀
方仲謀
方佺
方俊
方信孺
方元修
方元吉
方元煥
方兆及
方公權(quán)
方鳳
方勉
方勺
方千里
方南山
方叔震
方君遇
方味道
方回
精選古詩
銅山
寒食日過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
散藥過東湖戲作絕句寄陳巨中
游石橋寄郭庭晦
游翠峰寺
琳老送瑤花數(shù)葉云作香燒氣甚清馥
琳老惠麩乾走筆奉寄
跋李伯時醉僧圖
古詩名句
紅子低敲,青梅小摘,欄桿卻立頻回顧
驀地見、玉鉤斜下路
傷心吊古,黯然偷注橫波,此處是隋皇墓
幾番怊悵,流水東風(fēng),往事渾無據(jù)
且趁江流正滑,好放蜻蛉,慢搖紈扇,重歌金縷
暝翠將沈,船頭欲轉(zhuǎn),茱萸灣子紅橋下,妒游童、寶馬將人覷
可憐此際歸來,兩岸榆錢,一天絲雨
雨滴梅梢,雪消蕙葉,入春難得今宵暇
查古詩
搜索
母子虎圖為前人題
作者:
倪謙
朝代:
明
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關(guān)龍馭輦。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濟四靈俱入獻。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擊拊諧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揚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此為君歌慨慷。
詩句欣賞
MORE+
獻新清廟慶年康,時食來牟舉上方
出處:
大廟薦新麥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御畝收時珠作粒,寢筵登處露凝香
出處:
大廟薦新麥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晨炊已屬供槱火,熟薦還應(yīng)得彘嘗
出處:
大廟薦新麥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聞道思文歌后稷,更將豐瑞頌君王
出處:
大廟薦新麥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御堤流水象天河,堤上游人步月過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云氣漸分仙掌曙,秋光偏在禁城多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南宮樹影棲鳷鵲,西第花陰會綺羅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此夕清暉誰不望,霓裳何處倚云和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家家望月此宵晴,獨步瑤階接鳳城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天上樓臺元異色,風(fēng)前弦管半離情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且教華燭辭中禁,莫遣微云穢太清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看到關(guān)山腸斷處,年來狐塞未休兵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愁聞織女渡河津,誰閉嫦娥在月輪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寶鏡臺臨瑤席冷,羽衣香染桂華新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鴻來絕塞書千里,鵲繞空庭樹幾巡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遙夜玉堂秋似水,可堪盈手贈佳人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今宵明月誰家好,玉署風(fēng)簾坐素秋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露重梧枝垂曲檻,天空桂子落高樓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金河戍客吹笳望,錦字閨人捲幔愁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北雁飛來繞南去,幾回清景憶同游
出處: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作者:
區(qū)大相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濟四靈俱入獻。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擊拊諧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揚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此為君歌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