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guó)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戴次胄
戴永植
戴汝白
戴泰
戴津
戴浩
戴淙
戴溪
戴澳
戴炳
戴燁
戴煜
戴熙
戴王綸
戴王縉
戴王言
戴珊
戴璉
戴璐
戴皓
戴研
戴碩
戴祥云
戴福謙
戴福震
戴移孝
戴端
戴粟珍
戴絅孫
戴純
精選古詩
題黃仲文扇面小景其二
題黃仲文扇面小景其三
題張師夔小景
題黃仲文小景四首其一
題黃仲文小景四首其二
題黃仲文小景四首其三
題黃仲文小景四首其四
題東郊?xì)w牧圖其一
古詩名句
北斗臨茅宇,西山出蕙樓
涼風(fēng)吹玉樹,明月下金丘
歌對(duì)梧桐語,辭因叢桂留
高人耽吏隱,不是采真游
鳳皇巢扈閣,蟋蟀在西堂
廬是承明地,園非避世墻
清琴宵弄月,白簡(jiǎn)晝飛霜
采采籬邊菊,相期重晚芳
查古詩
搜索
題華山仙掌圖歌
作者:
張宇初
朝代:
明
太華峰,古名岳,元?dú)夥鲚浾装蹴纭?br>根盤西極嵩岱尊,萬丈蒼崖倚寥廓。
斜傾半月指掌明,側(cè)掛銀河碧空落。
摩霄岋嶪張峻屏,培塿群山從良霍。
天子巡方幾幸臨,荒祠古宇凌千尋。
斷橋遠(yuǎn)帶墟渚靜,老木低亞川源深。
浮云似隔鐘鼓暮,鐵索高懸渺煙霧。
中有仙人王子喬,虎豹為關(guān)石為戶。
我朝望秋當(dāng)隆平,遍遣羽士逼精誠(chéng)。
遙壇瞻謁莫敢登,歸復(fù)金門馳圣情。
雄辭妙刻照千古,秦漢徒誇禪梁父。
山靈川后降禎祥,宗社安隆固天府。
巨靈劈石通川流,明星玉女棲丹丘。
黃河盤渦出天際,白帝金精熒彩周。
車箱箭括通天路,我欲因之與天語。
儗招馬衛(wèi)駕鹿升,翠崖丹谷知何許。
手?jǐn)y九節(jié)杖,笑拍洪崖肩。
饑餐落雁霞,渴飲玉井蓮。
紫衣朱鬢或相遇,借我茅龍飛復(fù)旋
。
壺仙白首驚畫絕,赑屃遺蹤豈磨滅。
泠風(fēng)一息九萬程,底須醉向峨嵋月。
詩句欣賞
MORE+
半濕半干花上露,飛來飛去嶺頭云
出處:
水亭偶成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翠迷洞口松千個(gè),白占林梢鶴一群
出處:
水亭偶成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風(fēng)月與平分
出處:
水亭偶成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暮色動(dòng)前軒,重城欲閉門
出處:
樂靜詩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殘霞收赤氣,新月破黃昏
出處:
樂靜詩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已覺乾坤靜,都無市井喧
出處:
樂靜詩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陰陽有恒理,斯與達(dá)人論
出處:
樂靜詩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水影虛涵一鏡中,晴光搖蕩暖云紅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小桃花重初經(jīng)雨,弱柳絲柔屢舞風(fēng)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暑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gè)個(gè)輕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新秋涼露濕荷叢,不斷清香逐曉風(fēng)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滿目秾華春意在,晚霞澄錦照芙蓉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池頭六出花飛遍,池水無波凍欲平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一望玻璃三百頃,好山西北玉為屏
出處:
四景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天命余躬撫萬方,丹心切切慕虞唐
出處:
幸史館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退朝史館咨詢處,回視文星爛有光
出處:
幸史館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蕩蕩堯光四表,巍巍舜德重華
出處:
過史館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祖考萬年垂統(tǒng),乾坤六合為家
出處:
過史館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山際云開曉色,林間鳥弄春音
出處:
上林春色
作者:
朱瞻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斜傾半月指掌明,側(cè)掛銀河碧空落。
摩霄岋嶪張峻屏,培塿群山從良霍。
天子巡方幾幸臨,荒祠古宇凌千尋。
斷橋遠(yuǎn)帶墟渚靜,老木低亞川源深。
浮云似隔鐘鼓暮,鐵索高懸渺煙霧。
中有仙人王子喬,虎豹為關(guān)石為戶。
我朝望秋當(dāng)隆平,遍遣羽士逼精誠(chéng)。
遙壇瞻謁莫敢登,歸復(fù)金門馳圣情。
雄辭妙刻照千古,秦漢徒誇禪梁父。
山靈川后降禎祥,宗社安隆固天府。
巨靈劈石通川流,明星玉女棲丹丘。
黃河盤渦出天際,白帝金精熒彩周。
車箱箭括通天路,我欲因之與天語。
儗招馬衛(wèi)駕鹿升,翠崖丹谷知何許。
手?jǐn)y九節(jié)杖,笑拍洪崖肩。
饑餐落雁霞,渴飲玉井蓮。
紫衣朱鬢或相遇,借我茅龍飛復(fù)旋。
壺仙白首驚畫絕,赑屃遺蹤豈磨滅。
泠風(fēng)一息九萬程,底須醉向峨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