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祖昌
王祖道
王祜
王祥奎
王禎
王福娘
王福清
王禹聲
王禹稱
王禹錫
王秀之
王秉韜
王秋英
王秠
王秬
王稱
王程之
王稚登
王稷
王立中
王立性
王立道
王站柱
王競
王端朝
王端淑
王竹修
王竹臞
王策
王筠
精選古詩
和武公望從人覓酒二首其一
和羅舜舉其一
和羅舜舉三首舜舉夢中得臘酒催詩處春幡剪綵時二句足成四韻屬余和之其三
和羅舜舉三首舜舉夢中得臘酒催詩處春幡剪綵時二句足成四韻屬余和之其一
和羅舜舉三首舜舉夢中得臘酒催詩處春幡剪綵時二句足成四韻屬余和之其二
和前韻其一
和前韻其二
和春游三首其三
古詩名句
一言未脫口,密意已先知
更不從人覓,終能厚自持
陰涼天下樹,展卷且高吟
筑室鳧溪上,松門日夜開
家貧無雀入,山好有僧來
雨漏重苫草,年深旋積苔
繞檐梨與栗,祗為子孫栽
石門關(guān)外天梯險,拚得身心到不難
查古詩
搜索
過羚羊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上峽上峽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鈞舟。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水下峽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
詩句欣賞
MORE+
閩關(guān)西去度嵯峨,下有輕舟入浙河
出處:
送彥材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春日山川開雨雪,舊時灘瀨減風(fēng)波
出處:
送彥材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玉堂蓮炬須分直,茅屋村醪許重過
出處:
送彥材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臃腫自慚山下木,老枝空干倚巖阿
出處:
送彥材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秋風(fēng)送別出閩關(guān),老桂吹香拂馬鞍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分教往年曾北上,司征此日又南還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詞林已富三冬學(xué),云路終期九萬摶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愧我無成頭白盡,紫芝黃葉共空山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窮鄉(xiāng)漸老不趨時,短褐飄蕭兩鬢絲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秋色黃花聊寫興,陽春白雪愧來詩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分氈潞水驚文采,攜酒芝山訪武夷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不為送行徵一語,巷南巷北未相知
出處:
送朱孟舒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建安多士起明經(jīng),年少如君學(xué)行成
出處:
送魏上修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春日慈烏勤返哺,秋風(fēng)丹桂久遺榮
出處:
送魏上修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暫因樂育棲鄰邑,又應(yīng)賢良赴上京
出處:
送魏上修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自古移忠須就孝,天顏咫尺更陳情
出處:
送魏上修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說鳴騶向草廬
出處:
送鄭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堯代巢由終有托,漢廷嚴馬欲何如
出處:
送鄭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蒼生久待東山起,素業(yè)能忘谷口鋤
出處:
送鄭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復(fù)有長林新構(gòu)在,一堂風(fēng)月五車書
出處:
送鄭居貞
作者:
藍仁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水下峽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