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若耶溪女子
若舟
若虛
英啟
英和
英州司寇女
英廉
苻朗
范萬頃
范中
范中立
范習(xí)父
范云
范云山
范五老
范亦顏
范仁仲
范仕義
范令孫
范令聞
范仲淹
范仲溫
范仲黼
范傳正
范傳質(zhì)
范偃
范允{钅芮}
范元亨
范元作
范元凱
精選古詩
微涼
感舊
新蟬
暇日其一
醉題
題廬山太平興國宮
與詩友會宿
書山館壁
古詩名句
明天子作,我民極何
以播教師,氏有職惟
明天子惟,烈祖是因
烈祖始受,命肇立成
均天子戾,止作爾多
士多士濟(jì),濟(jì)惟天子
使曰若康,公穆穆雍
雍多士濟(jì),濟(jì)惟言來
查古詩
搜索
過羚羊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上峽上峽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鈞舟。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biāo)聧{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
詩句欣賞
MORE+
怨殺樓頭吹玉笛,粉容芳質(zhì)委蓬蕭
出處:
梅魂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彼此虛懷七尺軀,同音相和久相知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坐看峰頂云飛處,話到江空月落時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遇得意來俄斷絕,到無聲際忽清奇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胸中多少驚人句,不是桐君合語誰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掌握軍民至重權(quán),廟堂隆任豈徒然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招邀賓客三千輩,管領(lǐng)東南一半天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威惠足驚吳越地,才能不減漢唐賢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猶存賦役為民害,剛把無田作有田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卸下前人金縷衣,蕭蕭玄鬢望東籬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西風(fēng)烏帽高情遠(yuǎn),細(xì)雨黃花舊夢非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露洗煙光浮嫩萼,云封秋色上疏枝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霜縑素影芳香斷,迥首緇塵怨夕暉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與可神游未易尋,子猷仙去硯池深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空馀瘦影驪龍舞,無復(fù)清聲紫鳳吟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雨暗渭川云萬畝,月生淇水玉千林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秋風(fēng)滿紙冰霜色,中有程嬰杵臼心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小邑何煩命世豪,割雞寧復(fù)用牛刀
出處:
蘇知縣能染時賦役頻繁負(fù)郭之田十賣八九民力已盡催科不休詩中言及之俾知民間艱難云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桃開古縣春風(fēng)暖,琴鼓虛堂夜月高
出處:
蘇知縣能染時賦役頻繁負(fù)郭之田十賣八九民力已盡催科不休詩中言及之俾知民間艱難云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滿腹仁慈遵孔孟,異時功業(yè)繼蕭曹
出處:
蘇知縣能染時賦役頻繁負(fù)郭之田十賣八九民力已盡催科不休詩中言及之俾知民間艱難云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biāo)聧{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