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月
王月山
王月浦
王月窗
王有元
王有初
王有大
王有德
王朗(仲英
王朝佐
王朝元
王朝清
王樸
王權(quán)
王李氏
王材任
王來
王杰
王松
王極
王析
王樅
王枟
王樞
王枳
王柏
王柏心
王某
王柘
王柱
精選古詩
游寶云寺,得唐彥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書一絕句云:「山雨霏微不滿空,畫船來往疾輕鴻。誰知獨臥朱簾里,一榻無塵四面風?!姑魅?,送彥猷之子坰其二
送江公著知吉州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一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二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三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四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其五
古詩名句
瑤琴多苦調(diào),何處覓知音
平生懷耿介,磊落向時賢
言笑方同此,行藏付適然
之官回雁后,別友聽鶯前
默默看人事,惟應(yīng)獨守玄
耆舊今雖在,煙霞一杖藜
棄官常市隱,避世或巖棲
里為高賢重,門應(yīng)太守題
查古詩
搜索
石鼓歌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峃。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shù)。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宣王謨烈繼成康,況有文章存古樸。
是時風俗蓋渾灝,其臣拜誦俱堅確。
勒功太廟告中興,講武岐陽猶獵較。
于時旋凱奏綍歌,于時揚言播聲樂。
靈祇地不愛圖書,列石天然謝雕琢。
垂垂股折屋漏痕,隱隱昏星露芒角。
初如淮徐振師旅,壯士當場鳴劍槊。
又如申甫端冠紳,擯相聯(lián)階舞于箾
。
年深歲長世運改,誰向鴻荒究綿邈。
嬴劉以后無此文,直與混沌分清濁。
驟看筆勢尋風骨,細剔苔痕認斑駁。
原拋野擲墮榛菅,冬經(jīng)雪霜夏冰雹。
疑隳大鼎存銘識,似毀明堂露榱桷。
當時十鼓一為臼,猶幸農(nóng)家事舂戳。
愛惜應(yīng)勞神護訶,搜尋不厭山磽確。
暗中摸索亦可知,辨口尚煩泣楚璞。
圣朝天子方好儒,森列戟門護重幄。
聞之興慕且興敬,以手摩挲防擊撲。
我生學篆希前蹤,下視俗書羞齷齪。
家藏舊本出梨棗,楮墨輕虛不盈握。
行年七十始研求,老臂支撐目昏眊。
拾殘補缺能幾何,以一涓埃裨海岳。
太原宋生生好奇,鐵筆為予親刻斫。
吁嗟往者不復(fù)還,庶免方來盡漫剝。
請從祭酒告諸生,誦此衣冠日薰濯。
詩句欣賞
MORE+
故人無恙,此身敢辭磨折
出處:
念奴嬌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誰道人間容爾汝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樞盡心肝,翻被秋娘妒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莫怨人情新異故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于今滄海成黃土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點靈犀今在否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魑魅欺人,好共冤魂語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事告君君記取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今生不悟他生悟
出處:
蝶戀花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朱二休凄楚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甚年光、忽來忽去,把人輕誤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亂世文章頭白事,紙上蒼生何禍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且料理、停辛佇苦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屋漏誰能高枕臥,好江山、處處驚風雨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雞正唱,催君舞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念年歲月同塵土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到明朝、一年又盡,此懷難訴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眼底功名兒戲夢,恥學城狐社鼠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更不管、人間毀譽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惟有國家恩未報,按心頭、尚有情千縷
出處:
賀新涼
作者:
楊杏佛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shù)。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宣王謨烈繼成康,況有文章存古樸。
是時風俗蓋渾灝,其臣拜誦俱堅確。
勒功太廟告中興,講武岐陽猶獵較。
于時旋凱奏綍歌,于時揚言播聲樂。
靈祇地不愛圖書,列石天然謝雕琢。
垂垂股折屋漏痕,隱隱昏星露芒角。
初如淮徐振師旅,壯士當場鳴劍槊。
又如申甫端冠紳,擯相聯(lián)階舞于箾。
年深歲長世運改,誰向鴻荒究綿邈。
嬴劉以后無此文,直與混沌分清濁。
驟看筆勢尋風骨,細剔苔痕認斑駁。
原拋野擲墮榛菅,冬經(jīng)雪霜夏冰雹。
疑隳大鼎存銘識,似毀明堂露榱桷。
當時十鼓一為臼,猶幸農(nóng)家事舂戳。
愛惜應(yīng)勞神護訶,搜尋不厭山磽確。
暗中摸索亦可知,辨口尚煩泣楚璞。
圣朝天子方好儒,森列戟門護重幄。
聞之興慕且興敬,以手摩挲防擊撲。
我生學篆希前蹤,下視俗書羞齷齪。
家藏舊本出梨棗,楮墨輕虛不盈握。
行年七十始研求,老臂支撐目昏眊。
拾殘補缺能幾何,以一涓埃裨海岳。
太原宋生生好奇,鐵筆為予親刻斫。
吁嗟往者不復(fù)還,庶免方來盡漫剝。
請從祭酒告諸生,誦此衣冠日薰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