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懋謙
吳成謨
吳戭
吳執(zhí)御
吳擴
吳承恩
吳承楷
吳承泰
吳承福
吳承禧
吳拭
吳振
吳振棫
吳捷
吳敏
吳敏德
吳敏樹
吳教一
吳敦仁
吳敦常
吳敦禮
吳敬
吳敬夫
吳敬庭
吳敬梓
吳文培
吳文忠
吳文揚
吳文柔
吳文治
精選古詩
與王青蘿先生江門阻風(fēng)二首其一
與王青蘿先生江門阻風(fēng)二首其二
命子篇戲呈岳丈張?zhí)?/a>
游陸熙齋莫鶴嚴(yán)莊次楊天泉韻
書梁浮山扇景夢中作
奉答歐大侖見懷之作
春夜別孫小渠歸南都二首得懸字其一
春夜別孫小渠歸南都二首得懸字其二
古詩名句
日沉天際幾歸鴉,白發(fā)東陵學(xué)種瓜
舊壟久違能荷蓧,郊原向晚忍驅(qū)車
老臣多病難持重,少主無愁只坐衙
高論清談竟何用,中宵心事對燈花
連編恨史看從頭,一姓誰能萬世謀
胡騎窺江終有漢,洋船橫海豈從周
方悲乃輩成猿鶴,又痛斯文走馬牛
徹耳雞鳴猶未已,伴他風(fēng)雨哭神州
查古詩
搜索
解嘲詩(并序)
作者:
屠滽
朝代:
明
見惡必遠(yuǎn)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到處任播揚,有類衡與縱。
碧川居論思,如何不納忠。
致書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麗長空。
堯舜喜復(fù)出,萬幾任匆匆。
納諫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荊榛委籬落,芝術(shù)收藥籠。
萬姓樂熙皞,四方無鞠讻。
今上初出閣,庶事元老總。
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
先求語言正,更論德學(xué)崇。
人各薦一二,不稱交相攻。
老夫薦兩楊,碧川川流壅。
為語帶鄉(xiāng)音,不及問學(xué)充。
因之又復(fù)薦,元老耳若聾。
欣然用石齋,萬口稱股肱。
碧川已備知,豈肯心懷兇。
同鄉(xiāng)又相親,度量廓有容。
維時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縲紲,難便責(zé)保庸。
顛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臺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無人收,厥職誰與供。
越例送臺部,又恐觸袞龍。
天曹借中書,攝事猶賓鴻。
此舉實舊規(guī),碧川豈不聰。
書來既善道,如何報科中。
彼若擊巨石,我猶履薄凍。
今復(fù)寄吳下,大傷君子風(fēng)。
碧川豈為此,姻舊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銓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沖。
當(dāng)時呂都諫,氣節(jié)儕何颙。
亦嘗論此輩,懷毒猶?蜂。
其禍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與禍淫,循環(huán)兩無窮。
莫道此言虛,應(yīng)若豐山鐘。
云衢謾委蛇,何必好怔忪。
馬周三十貴,屢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縈心胸。
石田若聞此,其言未必從。
我欲到虎丘,攜酒追吟蹤。
愿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
詩句欣賞
MORE+
秋風(fēng)將短鬢,千古一東籬
出處:
題菊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浮云籠晚照,野樹亦輕陰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莫道無人跡,春山也自深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昔日千年調(diào),而今兩禿翁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都將無限意,高坐釣船中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靜坐方虛極,開門江月深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梅花今夜好,天地亦吾心
出處:
題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公恩在燕北,更活江西命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問余何以知,冷庵印公印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公在春在公,公死春何處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門前病鬼冤,哭倒紅杏樹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千古一孤墳,空山落寒月
出處:
挽查姓民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朝浣浣此靈,暮浣浣此靈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湯銘此誰后,得見當(dāng)涂英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浣天天光明,浣地地歷陸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大哉吾一心,浣浣圣賢出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萬古天地中,此脈未應(yīng)絕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拜讀浣靈詩,一夜頭盡白
出處:
浣靈卷為當(dāng)涂李都憲作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云水閣云峰,斜通幽鳥徑
出處:
茅林八景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到處任播揚,有類衡與縱。
碧川居論思,如何不納忠。
致書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麗長空。
堯舜喜復(fù)出,萬幾任匆匆。
納諫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荊榛委籬落,芝術(shù)收藥籠。
萬姓樂熙皞,四方無鞠讻。
今上初出閣,庶事元老總。
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
先求語言正,更論德學(xué)崇。
人各薦一二,不稱交相攻。
老夫薦兩楊,碧川川流壅。
為語帶鄉(xiāng)音,不及問學(xué)充。
因之又復(fù)薦,元老耳若聾。
欣然用石齋,萬口稱股肱。
碧川已備知,豈肯心懷兇。
同鄉(xiāng)又相親,度量廓有容。
維時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縲紲,難便責(zé)保庸。
顛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臺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無人收,厥職誰與供。
越例送臺部,又恐觸袞龍。
天曹借中書,攝事猶賓鴻。
此舉實舊規(guī),碧川豈不聰。
書來既善道,如何報科中。
彼若擊巨石,我猶履薄凍。
今復(fù)寄吳下,大傷君子風(fēng)。
碧川豈為此,姻舊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銓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沖。
當(dāng)時呂都諫,氣節(jié)儕何颙。
亦嘗論此輩,懷毒猶?蜂。
其禍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與禍淫,循環(huán)兩無窮。
莫道此言虛,應(yīng)若豐山鐘。
云衢謾委蛇,何必好怔忪。
馬周三十貴,屢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縈心胸。
石田若聞此,其言未必從。
我欲到虎丘,攜酒追吟蹤。
愿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