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昌綸
陳昌紳
陳昌言
陳昌齊
陳易
陳星垣
陳映
陳昭
陳是集
陳顯
陳顯伯
陳顯曾
陳顯良
陳晉錫
陳曄
陳普
陳景中
陳景元
陳景沂
陳景肅
陳景融
陳景鐘
陳景高
陳智夫
陳暄
陳暻雯
陳曦
陳曰昌
陳更新
陳曾佑
精選古詩
治圃四首其四
泛石湖
題貞壽堂
雨后泊秀州城下憶僚友作
至杭宿錢塘驛
泛西湖舟中作
次場口
至古城飲馮氏家
古詩名句
玉露何心依草滴,青山作意抱林浮
行云就我生遙色,哀壑從人赴遠流
負爾當(dāng)年非一事,空依九辨聚千愁
細雨催秋秋欲破,黃花入夢難輕過
在水蒼蒹日系思,滿庭霜葉時相播
群飛刺天爾何物,勁翮橫霄馀一個
東南有美盡翩翩,新亭灑涕同驚坐
坐中顗導(dǎo)是阿誰,戮力神州安敢惰
查古詩
搜索
書周節(jié)婦孝感之異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黃氏十九時,歸周文璧氏。
二年文璧喪,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狀莫比儗。
有肢如無筋,有骨如無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蛻委。
日夜但冥冥,僅有息存爾。
聞聽與觸動,稍及即厥死。
薦地方儗步,通問必附耳。
艱難食溲次,不敢托諸婢。
百藥無一效,百累叢一已。
黃氏心煩惱,惛惛不知處。
東家優(yōu)婆夷,憐憫為黃語。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
愆業(yè)如丘山,宿世所積累。
須皈大勢力,南海有大士。
解難說真言,功德莫思議。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
一言一拜叩,億又八千數(shù)。
在佛雖有程,敬愛無庸紀(jì)。
功深果報近,何患患不起。
"黃氏聞是言,煩惱生歡喜。
歸室便置像,恭敬為作禮。
沐浴體投地,心觀口娓娓。
亦不知其終,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
閱日千八百,歷年數(shù)得五。
俄夢見一姥,前黃行迤邐。
心謂是現(xiàn)化,稱名略不顧。
極力欲追即,步步懸尺只。
徑入一區(qū)廬,闔戶若相拒。
款叩發(fā)號泣,其戶豁然啟。
菩薩示妙相,金光爍瞻睹。
頭上珠瓔珞,晃晃復(fù)蕊蕊。
蓮目垂慈光,宣言啟玉齒。
黃氏前諦聽,合掌作長跪。
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見已。
慈悲為我愿,豈無囑付汝
。
循功加精進,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處所。
覺來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為眾生,方便指門戶。
信心愈堅牢,額破吻俱腐。
臨日試小掖,筋骨覺可舉。
屢試屢無難,還能步移跬。
彳亍詣像前,奠香致情旨。
其炷從空躍,踰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頂?里。
其聲若驚霆,其勢若擊杵。
身心發(fā)震竦,百苦悉皆去。
如風(fēng)捲天云,不復(fù)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為水。
親黨盡來觀,贊嘆世無此。
姑謝新婦力,脫我出死簿。
新婦答何功,菩薩威力故。
此事聞其甥,王綸能覼縷。
韋虛氣治痿,若或有仙技。
黃氏孝治痿,專以誠為主。
格物與布氣,非誠莫相與。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鯉。
事本出非常,未可論常理。
我特書其孝,勃蹊用為砥。
至今昆山人,大書播邑史。
詩句欣賞
MORE+
西風(fēng)湖水漾秋痕,短褐殘編日閉門
出處:
秋日讀書西禪湖漲久未出新霽月明浩然放舟聊短吟
作者:
魯鐸
朝代:
明
忽見江城上明月,野船村酒弄黃昏
出處:
秋日讀書西禪湖漲久未出新霽月明浩然放舟聊短吟
作者:
魯鐸
朝代:
明
秋雨彌天來,秋風(fēng)動地發(f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秋官方用權(quán),暑氣掃七月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四牡復(fù)何之,時當(dāng)奉天罰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黃紙下青冥,欽哉惟帝曰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罪毋脫秦黥,法勿加楚刖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三覆五覆間,務(wù)使事情核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宸衷一寸丹,載拜書之笏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年來民俗漓,肯長其告訐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年來吏事冗,肯聽其唐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持此直如弦,何人行請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持此平如衡,何人得乾沒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莫將五德鳳,擬以獨擊鶻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筆端有造化,還解肉冤骨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山川幾經(jīng)歷,歲月去飄忽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簿書盈幾席,肯作塵勞咄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夜分燈火孤,清興諒難汩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檢點紀(jì)行篇,浮蹤遍吳越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歸朝擬何時,欲及眾芳歇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二年文璧喪,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狀莫比儗。
有肢如無筋,有骨如無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蛻委。
日夜但冥冥,僅有息存爾。
聞聽與觸動,稍及即厥死。
薦地方儗步,通問必附耳。
艱難食溲次,不敢托諸婢。
百藥無一效,百累叢一已。
黃氏心煩惱,惛惛不知處。
東家優(yōu)婆夷,憐憫為黃語。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
愆業(yè)如丘山,宿世所積累。
須皈大勢力,南海有大士。
解難說真言,功德莫思議。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
一言一拜叩,億又八千數(shù)。
在佛雖有程,敬愛無庸紀(jì)。
功深果報近,何患患不起。
"黃氏聞是言,煩惱生歡喜。
歸室便置像,恭敬為作禮。
沐浴體投地,心觀口娓娓。
亦不知其終,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
閱日千八百,歷年數(shù)得五。
俄夢見一姥,前黃行迤邐。
心謂是現(xiàn)化,稱名略不顧。
極力欲追即,步步懸尺只。
徑入一區(qū)廬,闔戶若相拒。
款叩發(fā)號泣,其戶豁然啟。
菩薩示妙相,金光爍瞻睹。
頭上珠瓔珞,晃晃復(fù)蕊蕊。
蓮目垂慈光,宣言啟玉齒。
黃氏前諦聽,合掌作長跪。
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見已。
慈悲為我愿,豈無囑付汝。
循功加精進,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處所。
覺來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為眾生,方便指門戶。
信心愈堅牢,額破吻俱腐。
臨日試小掖,筋骨覺可舉。
屢試屢無難,還能步移跬。
彳亍詣像前,奠香致情旨。
其炷從空躍,踰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頂?里。
其聲若驚霆,其勢若擊杵。
身心發(fā)震竦,百苦悉皆去。
如風(fēng)捲天云,不復(fù)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為水。
親黨盡來觀,贊嘆世無此。
姑謝新婦力,脫我出死簿。
新婦答何功,菩薩威力故。
此事聞其甥,王綸能覼縷。
韋虛氣治痿,若或有仙技。
黃氏孝治痿,專以誠為主。
格物與布氣,非誠莫相與。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鯉。
事本出非常,未可論常理。
我特書其孝,勃蹊用為砥。
至今昆山人,大書播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