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可庵
可旻
可朋
可止
可隆
史一經(jīng)
史萬歲
史介翁
史伯強
史佐堯
史俊
史俊卿
史公亮
史公奕
史蘭
史鳳
史功舉
史化堯
史千
史衛(wèi)卿
史可堂
史可程
史臺懋
史吉卿
史君實
史唐卿
史善長
史士舉
史聲
史夔
精選古詩
《楊度外傳》將出版,自題其一
《楊度外傳》將出版,自題其二
淳安謁海瑞先生祠
某飯店邀跳舞,謝不往
登伏波山
自嘲
自尋
游吳雜詠登盤門
古詩名句
大臣自引行當召,醉尉逢人且莫呵
一葉米家書畫舫,白虹終夕繞滄波
淚盡南天哭不回,李生真是可憐才
生芻解識徐家物,死夢應尋范式來
紫氣鏌干埋不得,青楓刺繡任成灰
知君去證金環(huán)果,戲取楊花李上開
蘭苕翡翠逐時鳴,誰解鈞天響洞庭
鼓瑟定應遭客罵,執(zhí)鞭今始慰生平
查古詩
搜索
聞雁篇
作者:
李士允
朝代:
明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
別去歸來道路難,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陣發(fā)聲聲急,玉塞書回字字寒。
蒼梧白云秋色遠,洞庭瀟湘木葉晚。
風緒遙摶度嶺輕,煙羅不避沖波險。
幾度心驚歲序更,幾人腸斷月華清。
二毛聽切潘郎感,九辯哀催宋玉成。
暮砧亂鳴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顧影爰思澤中集,旋音應到衡陽阻。
越王臺畔鷓鴣飛,蜀帝魂依杜宇歸。
度月萬山揮別淚,隨風千里促寒衣。
憶在長安憐塌翮,同聞曾和同聲客。
搖落深增白發(fā)悲,沉吟忍對清秋迫。
望鄉(xiāng)今日幸歸來,憂國何年抱始開。
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銜哀。
君不見蘇武使胡持漢節(jié),李陵對泣衣沾血。
丹心長望灞陵云,白羽遙飛上林雪。
又不見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對龍沙。
愿附遐征還漢闕,空將清淚滴胡笳。
別有放臣并怨女,別有懷人兼別侶。
音傳頓使夢驚秋,影落能教淚如雨。
卻憐中路忽分翔,悲鳴憔悴不成行。
寄言霄漢冥冥者,莫向風波覓稻粱。
詩句欣賞
MORE+
昭陽鉤弋竟誰主,石縱能言玉不聞
出處:
趙飛燕玉印歌為文后山上舍作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我語主人急韞櫝,漢銅易見難得玉
出處:
趙飛燕玉印歌為文后山上舍作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莫似當時老寡婦,握璽不牢崩厥角
出處:
趙飛燕玉印歌為文后山上舍作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古今落落三釣臺,釣名釣國臺上來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韓侯爾亦何為者,可憐王孫窮餓誰相哀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羊裘不著,鷹揚復開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竹竿裊裊揚旗起,赤幟一立邯鄲摧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臺邊學得背水陣,孫吳死法寧中裁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噲等碌碌非吾儕,販繒屠狗兼椎埋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渭濱淮水兩千古,英風令我長徘徊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劉季鼻大多雄猜,單父野雞構(gòu)禍胎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假王為餌死不悟,何如一星長客江之涯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蕭相非憐國士才,卻附呂后成其災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當時大將壇何在,但見荒臺突兀起草萊
出處:
淮陰釣臺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鉤黨東京籍,琴樽北海賓
出處:
水繪園吊冒巢民先生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清流幾公子,白發(fā)老遺民
出處:
水繪園吊冒巢民先生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一代吟詩社,千金結(jié)客身
出處:
水繪園吊冒巢民先生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我懷不可見,寒日下荊榛
出處:
水繪園吊冒巢民先生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白雁渡江空啄矢,大宋王孫作承旨
出處:
趙松雪硯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全家吹落北風中,割取南天片云紫
出處:
趙松雪硯
作者:
黃金臺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別去歸來道路難,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陣發(fā)聲聲急,玉塞書回字字寒。
蒼梧白云秋色遠,洞庭瀟湘木葉晚。
風緒遙摶度嶺輕,煙羅不避沖波險。
幾度心驚歲序更,幾人腸斷月華清。
二毛聽切潘郎感,九辯哀催宋玉成。
暮砧亂鳴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顧影爰思澤中集,旋音應到衡陽阻。
越王臺畔鷓鴣飛,蜀帝魂依杜宇歸。
度月萬山揮別淚,隨風千里促寒衣。
憶在長安憐塌翮,同聞曾和同聲客。
搖落深增白發(fā)悲,沉吟忍對清秋迫。
望鄉(xiāng)今日幸歸來,憂國何年抱始開。
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銜哀。
君不見蘇武使胡持漢節(jié),李陵對泣衣沾血。
丹心長望灞陵云,白羽遙飛上林雪。
又不見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對龍沙。
愿附遐征還漢闕,空將清淚滴胡笳。
別有放臣并怨女,別有懷人兼別侶。
音傳頓使夢驚秋,影落能教淚如雨。
卻憐中路忽分翔,悲鳴憔悴不成行。
寄言霄漢冥冥者,莫向風波覓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