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念圣
張懷
張懷奇
張懷慶
張懷泗
張懷溎
張懷瓘
張思
張思孝
張思安
張思憲
張思濟
張思齊
張怡然
張恒潤
張恨水
張恩準
張恩泳
張恪
張恭
張惇
張惟中
張惟赤
張惠卿
張惠言
張慎儀
張慥
張憬
張懋勛
張戒
精選古詩
讀坡詩
陪權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
假山
偶書
偶書
偶書
偶題
宿長安閘口
古詩名句
茫茫太古云,流石氣成雨
峭壁羅青紅,妙繪色惟五
凌濤駕飛梁,欲陟絕步武
松風餞孤舟,交影日卓午
山色何青蒼,一水通百粵
幽巖去復回,中有帆出沒
幾片無心云,時來渡頭歇
鱗鱗波有容,齒齒石多骨
查古詩
搜索
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
作者:
顧璘
朝代:
明
滇南一道盤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陸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紛磊磊,大石高盤陀。
連空互撐疊,仰睇青嵯峨。
攢峰插牛斗,飛澗懸天河。
崩崖傾斷下無地,但見猿猱掛罥號煙蘿。
丹砂空青,的皪巖阿。
寶玉夜烱,靈光蕩摩。
天門洞開,紫宮逶迤。
玉女對侍,星官駢羅。
至高之極始見此,遼絕下奈諸方何。
馬蹄緘鐵尚不得度,行人跛鱉焉能過
。
我生水國多見水,不圖山高乃如此。
畫家山水貴相半,吁嗟誰悉寰區(qū)理。
南園大老司徒公,維山降神為世雄。
晚張能事發(fā)新格,盡吐磈礧之心胸。
引縑迅掃鳴長風,顛林倒壑貌不同。
蒼云黯慘喧霹靂,白日照耀開鴻濛。
蛟龍盤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飛梁通。
千巒萬嶂堆墨華,忽然平曠披風沙。
楪榆開鑿巂君國,桃源點綴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樓仄立明丹霞。
時清頗知官府靜,化遠亦愛蠻夷嘉。
老翁戲獵逐黃犬,嬌女明妝簪素花。
形勝分明在指顧,風俗想像增咨嗟。
騰沖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遠邇。
更揮淡墨灑馀姿,遂使天涯窮尺紙。
昨逢伯子示此圖,瞠目驚嘆從前無。
乃知山岳氣磅礴,不用濫漫談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馬吳門都。
見此寄書定相索,公乎公乎須寫數(shù)本萬里絡繹傳吾徒。
詩句欣賞
MORE+
翡翠樓高香入夢,水晶床暖玉銷魂
出處:
過日惹故宮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蛙鳴亂草傷空苑,燕對斜陽泣斷垣
出處:
過日惹故宮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一似華清游宴地,只今遺事話開元
出處:
過日惹故宮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豪竹哀絲繞碧城,故侯門第久垂名
出處:
梭羅御苑觀舞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宮娃舞態(tài)如仙去,御苑詩情向客生
出處:
梭羅御苑觀舞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日影至今悲往事,河流亙古送殘聲
出處:
梭羅御苑觀舞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梭羅一曲相思調,歸夢迷離認不清
出處:
梭羅御苑觀舞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奉使當年下壟川,天風浩蕩擁樓船
出處:
三保洞懷古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衣冠寂寞山亭在,藤纜依稀石洞懸
出處:
三保洞懷古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兩字平安三尺井,萬家心愿一爐煙
出處:
三保洞懷古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余杭客過留題處,千載尋君更惘然
出處:
三保洞懷古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藤花風暖客來訪,一笑含杯問起居
出處:
過藤花樓訪銘詩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塵網(wǎng)浮生難化蝶,江湖乞食竟無魚
出處:
過藤花樓訪銘詩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成行兒女燈前話,滿壁煙云醉后書
出處:
過藤花樓訪銘詩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明月照人良夜短,荒雞信宿意何如
出處:
過藤花樓訪銘詩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學境如天不可捫,重來詩酒話南園
出處:
南園有作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華燈照夜沈沈去,苦茗浮煙細細論
出處:
南園有作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吟榻冷敲鐘外夢,畫欄懶拾月邊痕
出處:
南園有作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卅年浪墨吾何有,輸與狂名滿綠尊
出處:
南園有作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三十年來海外家,兵戈起處誤弓蛇
出處:
有感
作者:
黃松鶴
朝代: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水流直下洱海深,陸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紛磊磊,大石高盤陀。
連空互撐疊,仰睇青嵯峨。
攢峰插牛斗,飛澗懸天河。
崩崖傾斷下無地,但見猿猱掛罥號煙蘿。
丹砂空青,的皪巖阿。
寶玉夜烱,靈光蕩摩。
天門洞開,紫宮逶迤。
玉女對侍,星官駢羅。
至高之極始見此,遼絕下奈諸方何。
馬蹄緘鐵尚不得度,行人跛鱉焉能過。
我生水國多見水,不圖山高乃如此。
畫家山水貴相半,吁嗟誰悉寰區(qū)理。
南園大老司徒公,維山降神為世雄。
晚張能事發(fā)新格,盡吐磈礧之心胸。
引縑迅掃鳴長風,顛林倒壑貌不同。
蒼云黯慘喧霹靂,白日照耀開鴻濛。
蛟龍盤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飛梁通。
千巒萬嶂堆墨華,忽然平曠披風沙。
楪榆開鑿巂君國,桃源點綴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樓仄立明丹霞。
時清頗知官府靜,化遠亦愛蠻夷嘉。
老翁戲獵逐黃犬,嬌女明妝簪素花。
形勝分明在指顧,風俗想像增咨嗟。
騰沖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遠邇。
更揮淡墨灑馀姿,遂使天涯窮尺紙。
昨逢伯子示此圖,瞠目驚嘆從前無。
乃知山岳氣磅礴,不用濫漫談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馬吳門都。
見此寄書定相索,公乎公乎須寫數(shù)本萬里絡繹傳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