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孫甫
孫皓
孫益
孫直臣
孫直言
孫祈雍
孫祖德
孫福清
孫立雅
孫素
孫緯
孫紹祖
孫紹遠(yuǎn)
孫統(tǒng)
孫繼皋
孫繼芳
孫緒
孫綽
孫翃
孫翥
孫肇圻
孫致彌
孫艤
孫良器
孫良貴
孫艾
孫芝茜
孫芝蔚
孫芳祖
孫茂芝
精選古詩
十一月二十八日雪至十二月十一日日色方暖積雪始融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八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三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二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五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潛子直材翁子立諸弟訪三十二叔祖于小蓬萊酌酒摘金橘小集戲成長句
又自贊
又和聞蛙
古詩名句
寒泉墮灘水嗚咽,銀鈿中分寶釵折
繡韉蕭蕭輪曳曳,古楊無風(fēng)下黃葉
天長地久今朝別,有夢難逢淚空血
蒼天蒼天高截截,人生何為罹此業(yè)
為君一死盡妾心,他日君來空馬鬣
春水深且遠(yuǎn),扁舟不可度
纖素空牽衣,飛黃已前路
妾意如孤舟,君情似浮漚
查古詩
搜索
別曹仲禮四首
作者:
王廷陳
朝代:
明
中夜起相送,白露涂我襟。
低頭惜分手,舉頭傷辰參。
斗酒良不薄,對之不能斟。
唧唧草間蟲,助我揚(yáng)悲吟。
為君拭綠綺,彈作清商音。
物理關(guān)人情,淚下不可禁
。
谷風(fēng)刺小怨,孔公贊同心。
延陵輕寶劍,高義垂至今。
親交信不薄,先民良可欽。
詩句欣賞
MORE+
日容二仲共三徑,家與萬松為四鄰
出處:
題張叔芳參謀南澗草堂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石角鉤衣歸騎晚,花枝妨帽小園春
出處:
題張叔芳參謀南澗草堂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此來不敢歌叢桂,知是淮王座上人
出處:
題張叔芳參謀南澗草堂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歲晚謬為趨府客,深慚款接異他人
出處:
歲除日,同廖如川至太尉丞相府,留坐說周易,因賜酒并官歷,賦此上謝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說經(jīng)每笑匡衡老,賜酒何容畢卓真?明日千官瞻魏闕,幾時萬國共陽春?家鄉(xiāng)似覺無歸處,難擬酬恩致此身
出處:
歲除日,同廖如川至太尉丞相府,留坐說周易,因賜酒并官歷,賦此上謝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險阻蛟龍又則那,只緣有路接天河
出處:
贈太史子玄還閩中,子玄侍其師貢秘卿由海道遂赴京師,至浙西,秘卿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少年謾動乘桴興,中道俄聞曳杖歌
出處:
贈太史子玄還閩中,子玄侍其師貢秘卿由海道遂赴京師,至浙西,秘卿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司馬壯游空歲月,杜陵歸夢隔山河
出處:
贈太史子玄還閩中,子玄侍其師貢秘卿由海道遂赴京師,至浙西,秘卿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憑君莫下窮途淚,何處深山無薜蘿?
出處:
贈太史子玄還閩中,子玄侍其師貢秘卿由海道遂赴京師,至浙西,秘卿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萬世斯文有耿光,端然龍袞閟宮墻
出處:
右丞周伯溫出示前為宣文閣授經(jīng)郎代祀孔子廟,次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春秋不獨(dú)尊周室,金石如聞奏廟堂
出處:
右丞周伯溫出示前為宣文閣授經(jīng)郎代祀孔子廟,次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碑樹丹楹皇帝詔,盒封黃帕內(nèi)庭香
出處:
右丞周伯溫出示前為宣文閣授經(jīng)郎代祀孔子廟,次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至今仰賴遺經(jīng)在,師表前王惠后王
出處:
右丞周伯溫出示前為宣文閣授經(jīng)郎代祀孔子廟,次韻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經(jīng)籍傳家二百年,河汾今在路西偏
出處:
送徐大章建寧路學(xué)教授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文雄虎豹豈徒作,名動京師非偶然
出處:
送徐大章建寧路學(xué)教授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教領(lǐng)七閩勝作郡,受知八座合稱賢
出處:
送徐大章建寧路學(xué)教授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佇看召入承明署,禮樂遺書在簡編
出處:
送徐大章建寧路學(xué)教授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人世有生皆我寄,看來造物亦兒戲
出處:
寄我軒,為唐主敬貢士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身為蝴蝶何關(guān)夢,飯熟黃粱自有時
出處:
寄我軒,為唐主敬貢士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形影不煩相贈答,死生同是一希夷
出處:
寄我軒,為唐主敬貢士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低頭惜分手,舉頭傷辰參。
斗酒良不薄,對之不能斟。
唧唧草間蟲,助我揚(yáng)悲吟。
為君拭綠綺,彈作清商音。
物理關(guān)人情,淚下不可禁。
谷風(fēng)刺小怨,孔公贊同心。
延陵輕寶劍,高義垂至今。
親交信不薄,先民良可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