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國器
王國均
王國維
王國良
王圖炳
王圣
王在晉
王圭
王均元
王坊
王坤
王坤泰
王垣
王埴
王培荀
王增年
王士元
王士敏
王士毅
王士點
王士熙
王士祜
王士禎
王士祿
王士禛
王士禧
王士衡
王士騏
王士龍
王壺
精選古詩
尋玉虛宮周煉師
魯中挽何鳴岐
寄孫兆孺
高陽池劉楊二山人招飲
贈楊斗笠
秋日晚出荊州南門壕上作
八月十三日東永嘉王秉之山人
泊吳淞海岸觀邵將軍水軍以所獲倭奴行酒
古詩名句
何人共此患難中,與君且醉重陽酒
孔融既逝賓客稀,丈夫熟視何所為
素秋零落色不瘁,紛紛輕薄皆小兒
我欲歌,聽者疑
我重泣,如綆縻
以此嘆息無古道,千載相思在管鮑
霄漢星懸鹵薄飛,泰壇爟火候龍衣
連錢苑馬齊金勒,作陣宮烏歷翠微
查古詩
搜索
讀金陵俞仲髦荔枝辭戲作五十四韻
作者:
宋玨
朝代:
明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貶楓亭驛,甘作驛丞卑
。
忘意荔熟日,端坐飽啖之。
事有謬不然,傾耳聽我詞。
楓亭閩孔道,迎送無停時。
漳泉貴宦多,暑行喜夜馳。
東迎接不及,南送已嫌遲。
炎天夫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驛庭只四樹,樹老半枯枝。
每歲貢上官,皆派丞往赍。
歲有熟不熟,上官循舊規(guī)。
十萬獻撫按,百萬分三司。
四郡大鄉(xiāng)官,例亦有饋遺。
張家賒數(shù)擔,李家復那移。
封緘青籠內(nèi),渡江敢辭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門吏急使用,乃得進丹墀。
不然香氣變,色味復差池。
小則受棰楚,大則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歸見妻孥悲。
張三昨索價,李四又忙追。
門前遞罵呼,簪珥典償伊。
衣衫準子錢,反言伊受虧。
妻孥交口詈,驛丞兩耳垂。
荔支有此苦,誰說甜如飴。
公思啖尤物,一事頗燥脾。
莆多荔支園,園丁盡可為。
五月六月交,朱實已累累。
販子未采摘,園丁不暫離。
中搭四柱樓,夜以防偷兒。
園丁臥樓中,兩手如懸捶。
珊瑚為我幄,碧玉為我帷。
園林悄無人,惟有涼月窺。
伸手即可摘,摘食復奚疑。
口吮荔支汁,指剝荔支皮。
皮核卸樓下,堆積如城陴。
飽即捫腹臥,恬若陳希夷。
既不費銀錢,又無人把持。
清福如此享,神仙亦妒其。
家家亦有園,宋香品最奇。
崔亭與鬯山,霞墩及東陂。
陳紫比毛嬙,江綠匹西施。
年年皆遍嘗,題詠壁淋漓。
自署荔仙人,不羨加太師。
無端客鐘陵,十載滯歸期。
荔熟必入夢,醒來空嗟咨。
無罪坐自囚,無官反自羈。
言梅寧止渴,說餅豈療饑。
清福不得享,作計無乃癡。
昨為人寫生,費墨及胭脂。
今復弄紙筆,揮汗作此詩。
詩以嘲俞公,因之以自嗤。
詩句欣賞
MORE+
醉春臺上立多時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準辦杖頭挑綠酒,安排屐齒踏紅泥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明朝郭外去尋詩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多夢多思并入秋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相看人白頭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蘋花洲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蓼花洲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紅蓼白蘋生遠愁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憑高獨上樓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岸悠悠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水悠悠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楓葉蘆花瑟瑟秋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孤帆天際頭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白鷺洲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鸚鵡洲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一帶澄江銷客愁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醉登黃鶴樓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黃鸝啼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曉夢疑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迢遞江南人未歸
出處:
長相思
作者:
夏言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愿貶楓亭驛,甘作驛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飽啖之。
事有謬不然,傾耳聽我詞。
楓亭閩孔道,迎送無停時。
漳泉貴宦多,暑行喜夜馳。
東迎接不及,南送已嫌遲。
炎天夫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驛庭只四樹,樹老半枯枝。
每歲貢上官,皆派丞往赍。
歲有熟不熟,上官循舊規(guī)。
十萬獻撫按,百萬分三司。
四郡大鄉(xiāng)官,例亦有饋遺。
張家賒數(shù)擔,李家復那移。
封緘青籠內(nèi),渡江敢辭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門吏急使用,乃得進丹墀。
不然香氣變,色味復差池。
小則受棰楚,大則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歸見妻孥悲。
張三昨索價,李四又忙追。
門前遞罵呼,簪珥典償伊。
衣衫準子錢,反言伊受虧。
妻孥交口詈,驛丞兩耳垂。
荔支有此苦,誰說甜如飴。
公思啖尤物,一事頗燥脾。
莆多荔支園,園丁盡可為。
五月六月交,朱實已累累。
販子未采摘,園丁不暫離。
中搭四柱樓,夜以防偷兒。
園丁臥樓中,兩手如懸捶。
珊瑚為我幄,碧玉為我帷。
園林悄無人,惟有涼月窺。
伸手即可摘,摘食復奚疑。
口吮荔支汁,指剝荔支皮。
皮核卸樓下,堆積如城陴。
飽即捫腹臥,恬若陳希夷。
既不費銀錢,又無人把持。
清福如此享,神仙亦妒其。
家家亦有園,宋香品最奇。
崔亭與鬯山,霞墩及東陂。
陳紫比毛嬙,江綠匹西施。
年年皆遍嘗,題詠壁淋漓。
自署荔仙人,不羨加太師。
無端客鐘陵,十載滯歸期。
荔熟必入夢,醒來空嗟咨。
無罪坐自囚,無官反自羈。
言梅寧止渴,說餅豈療饑。
清福不得享,作計無乃癡。
昨為人寫生,費墨及胭脂。
今復弄紙筆,揮汗作此詩。
詩以嘲俞公,因之以自嗤。